油耳朵是病吗?医生笑了:相比“干耳”,油耳朵有3个优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12:47 4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外耳道耵聍栓塞的临床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年第54卷第6期

“我的天,耳朵里全是油,这是生病了吗?”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特别是那些从小到大习惯了干耳的人,第一次接触“油耳朵”时,心里总会犯嘀咕:耳朵怎么会出油?这是不是上火了?

会不会影响听力?甚至有人一查网络,吓得魂飞魄散,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耳道感染或者皮脂腺异常疾病。

然而,医生听了这些担忧,只是淡淡一笑:“油耳朵,不是病,反而是基因赐予的一种小小特权。

事实真的如此吗?油耳朵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干耳有哪些本质区别?如果你也是个“油耳星人”,你该如何正确对待?今天,就带你深入了解这个被误解已久的“耳朵冷知识”。

一、耳屎的秘密:干的、油的,全靠基因决定

耳屎,学名耵聍,是人体耳道分泌的一种天然物质,主要由皮脂腺、耵聍腺的分泌物、脱落的角质细胞和灰尘组成。

它的作用十分关键,既能保护耳道免受外界细菌入侵,又能防止耳道过于干燥,同时还能帮助清理耳道内的杂质。

但为什么有的人耳屎是干的,有的人是湿的呢?

科学研究发现,耳屎的干湿类型是由ABCC11基因决定的

这个基因的不同变异,会影响人体皮脂腺的分泌情况,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耳屎。

· 如果你携带的是G型基因,那么你的耳屎就是干的,呈片状、碎屑状,类似干燥的小薄片,颜色偏浅黄甚至接近白色。

· 如果你携带的是A型基因,那么你的耳屎就是湿的,俗称“油耳朵”,质地柔软黏稠,颜色偏深黄或者棕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亚洲人是干耳,而欧洲、非洲人群中油耳的比例更高。

在中国,大约70%-80%的人是干耳,而油耳大约占20%-30%,所以油耳的人相对少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油耳时,会感到惊讶。

二、油耳朵的3个意想不到的优势

很多人觉得油耳朵“不干净”,甚至有的人每天都要掏一掏,生怕耳朵里积攒太多油脂。

但事实上,油耳朵不仅不是病,反而有3个重要的健康优势,让干耳的人羡慕不已。

1. 油耳朵的人不容易耳屎堵塞

耵聍栓塞,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堵住耳朵”,是耳鼻喉科门诊中常见的问题。

干耳的人耳屎是碎片状的,容易在耳道里积攒,形成硬块,最终堵住耳道,影响听力

而油耳朵的人,耳屎是半流质的,随着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会自然排出,因此不容易形成耵聍栓塞。

研究数据显示,干耳的人发生耵聍栓塞的概率比油耳朵的人高出2-3倍

2. 油耳朵的耳道更湿润,不容易干燥瘙痒

干耳的人,耳道皮肤相对干燥,特别是在秋冬季节,耳道容易因为缺乏油脂而变得干燥、瘙痒,甚至脱皮

不少干耳的人,冬天会有耳朵发痒的困扰,甚至忍不住用手指去挠,结果弄得耳道更干,更痒,形成恶性循环。

而油耳朵的人,耳道始终保持适度的湿润,皮肤不会过度干燥,因此不容易出现瘙痒、脱皮的问题。

3. 油耳朵的抗菌能力更强

研究发现,油耳朵的耵聍中含有较多的脂质成分,其中一些物质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比之下,干耳的人耳屎较少,耳道长期暴露在外,更容易受到细菌、灰尘的侵袭,因此感染中耳炎、外耳道炎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三、掏耳朵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说到耳屎,不得不提“掏耳朵”这件事。很多人觉得耳屎脏,隔三差五就要掏一掏,甚至专门去采耳店享受“掏耳朵的快乐”

但实际上,这样做反而可能会伤害耳朵。

1. 频繁掏耳朵,反而容易引发耳道感染

耳屎本身有自洁功能,正常情况下,它会随着咀嚼、说话的运动自行排出

如果频繁掏耳朵,反而可能会破坏耳道的天然屏障,甚至让细菌有机可乘,引发耳道感染。

2. 棉签掏耳朵,其实是在“越推越深”

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以为这样更安全。

但实际上,棉签只能把耳屎越推越深,最终导致耳屎堵塞在耳道深处,从而影响听力。

3. 耳屎多≠上火,喝凉茶没用

有些人以为耳屎多是因为“上火”,于是拼命喝凉茶、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但实际上,耳屎的多寡是由基因决定的,和上火并没有直接关系

四、正确的耳朵护理方法,医生建议这样做

1. 尽量少掏耳朵,如果没有耳朵堵塞、疼痛等异常情况,基本不需要掏耳朵。

2. 如果耳屎过多影响听力,可以去医院清理医生有专业设备,可以安全地取出耳屎,而不会伤害耳道。

3. 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如发卡、火柴棒等,以免划伤耳道,引发感染。

4. 如果耳朵发痒,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矿物油滴入耳道,保持耳道湿润,但不要长期使用。

5. 如果出现耳朵疼痛、流脓等症状,尽早就医,不要擅自用药。

总结一下,油耳朵不是病,反而有一定的健康优势。

耳屎是耳朵的天然“守护神”,无需过度清理,正确的护理方式是顺其自然,而不是频繁掏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湘珺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