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有点牛,有时局一些,但确实很智勤,人均GDP超22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1 13:36 3

摘要:老军观研究评论“早7点出门,晚7点回家”,这是北京人的日常写照。有人调侃他们“局气”,有人觉得“牛气”,但鲜少有人看到这背后流淌的汗水与拼搏。作为深耕北京多年的研究员,今天就用数据说话,为这座城市和她的建设者们正名!

老军观研究评论 “早7点出门,晚7点回家”,这是北京人的日常写照。有人调侃他们“局气”,有人觉得“牛气”,但鲜少有人看到这背后流淌的汗水与拼搏。作为深耕北京多年的研究员,今天就用数据说话,为这座城市和她的建设者们正名!

人均GDP超22万,经济实力全国领跑

2024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2.8万元,今年又有增幅,稳居全国省级地区首位。这一数字,是上海的2.9倍(上海2024年人均GDP约7.8万元),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北京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变:

——科技贡献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首要支柱行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模型备案数全国第一;

——文化赋能升级: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2万亿元,虚拟现实、数字人导游等新业态让“老北京”焕发新活力;

—— 新质生产力崛起: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2.7%,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5.1%。

北京人的“局气”与“牛气”,藏在数字里

有人说北京人“拼”,但数据不会说谎:通勤时长全国最长:地铁晚高峰从19点持续至22点,大年初四已有白领返岗加班;创新密度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居全国首位,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预计突破9.4万亿元;民生投入力度最大: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占财政支出近四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

外地人的“偏见”,藏着对北京的无知

有人抱怨“北京人排外”,却不知这座城市早已打破户籍壁垒: 包容性最强:常住人口中非京籍占比超30%,新设企业中科研、商务服务业占比超60%; 机会最公平: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29.9万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第一,独角兽企业估值占全国近三成; 生活最便利:即时零售额增长9.4%,共享单车超94万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全国最长。

结语:局气是底色,牛气是锋芒

北京人的“局气”,是早高峰地铁里让座的善意,是深夜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而“牛气”,是人均GDP22.8万元的硬实力,是科技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领跑姿态。这座城市从不缺批评声,但更值得被看见的是:每个加班的背影,都在为城市GDP添砖加瓦;每场科创论坛的火花,都在孕育未来的中国方案; 每条文化街巷的故事,都在书写中华文明的现代篇章。

北京,值得被看见的,从来不止是“局气”与“牛气”,更是千万普通人用双手创造的奇迹。下次听到质疑声,请骄傲地告诉世界:这就是北京,局气到骨子里,牛气到宇宙间!(注:本文数据截至2024年末可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君以为呢?

“老军观”,军事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以30多年媒体编审经验讲述新史记。所有文章坚持原创,主要聚焦军队统帅人物,主推 《跟朱德学修身》,《跟毛主席学谋略》,还开设《林彪事件最新研究》等栏目频道,从周一至周五交替轮值回忆文章和时评。按照平台规则,只有您加关注之后才能义务推送!相信专业的视角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更新的动力!

来源:老军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