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昨晚,在希腊进行的国际奥委会(IOC)第144届全会第二个会议日上,41岁的国际奥委会执委柯丝蒂·考文垂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这位津巴布韦籍体育官员由此成为IOC历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也是首位来自欧美地区以外的主席。
北京时间昨晚,在希腊进行的国际奥委会(IOC)第144届全会第二个会议日上,41岁的国际奥委会执委柯丝蒂·考文垂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这位津巴布韦籍体育官员由此成为IOC历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也是首位来自欧美地区以外的主席。
七人逐鹿以绝对优势胜出
国际奥委会主席选举采用闭门投票与逐轮淘汰制。根据规则,候选人须获得半数以上选票方可直接当选,否则每轮淘汰得票最低者继续投票。整个选举过程严格保密,直至新主席产生后转为公开模式并进行全球直播。
本次选举被视为近40年来竞争最开放的奥委会主席选举,共有7位候选人参与角逐。按地域分布:欧洲占据4席,包括西班牙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65岁)、英国籍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68岁)、法国籍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大卫·拉帕尔蒂安(51岁)以及瑞典/英国双国籍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约翰·埃利亚施(62岁);亚洲两位候选人为约旦籍执委费萨尔·侯赛因(61岁)和日本籍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渡边守成(65岁);非洲唯一候选人为津巴布韦籍执委柯丝蒂·考文垂(41岁)。
考文垂在首轮投票中即以49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共97人投票,无人弃权),远超第二名小萨马兰奇的28票。其他5位候选人得票均为个位数。
成功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考文垂发表了简短致辞:“这是一个非凡的时刻。当我9岁的时候,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站在这里,回馈我们了不起的奥林匹克运动。这不仅是一份巨大的荣誉,更是我对你们每一个人承诺的体现。我定会让你们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骄傲,也衷心希望你们对今天的决定充满信心。”
泳坛名将成为五环新旗手
作为本次选举中唯一的女性候选人和最年轻的竞争者,41岁的考文垂现任津巴布韦体育部长、国际奥委会执委。她也是继巴赫之后,第二位拥有奥运会金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考文垂是非洲最成功的奥运选手之一。她参加了5届奥运会,共获得7枚奥运游泳项目奖牌(2金4银1铜)。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她运动生涯的高光时刻,她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的游泳比赛中收获1金3银。“每当提起北京奥运会,我总会笑得很灿烂。”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在北京的成功,激励她继续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并促使她不久后迈向体育管理领域。
考文垂上任后面临着多重任务与挑战:将负责监督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的筹办与举办,需统筹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筹备工作,确定203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同时推动国际奥委会商业转型。
考文垂的核心主张是让运动员从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媒体版权持有者、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中受益,并进一步推进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此外,让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奥运会、奥运资格赛、电竞奥运会等赛事中更充分地发挥专业作用。同时,她还希望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使奥运会能够触及更广泛和更多样化的观众。
第九任主席巴赫将于6月23日奥林匹克日卸任。考文垂将于次日正式接棒。在本次全会的首个会议日上,巴赫被授予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称号。
回顾掌舵奥林匹克运动的这12年,巴赫表示:“我可以坦然地说,我已为奥林匹克运动倾尽所能。现在,是时候迎来新的领导力量了。”巴赫认为,新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上任后,将主要面临两项任务:首先,始终将运动员置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其次,要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
本报实习记者 李婷婷
新华社 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