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讲座|Nature解读,中科院李龙教授揭示小鼠攻击行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5:40 3

摘要:攻击行为在进化中是一种保守的行为,有助于动物保护有价值的资源,如食物、领土、配偶和幼崽等。一般来说,攻击行为由欲求(appetitive)和满欲(consummatory)阶段组成。在小鼠中,欲求阶段涉及接近和探嗅目标动物,而满欲阶段涉及一系列运动行为,例如咬

攻击行为在进化中是一种保守的行为,有助于动物保护有价值的资源,如食物、领土、配偶和幼崽等。一般来说,攻击行为由欲求(appetitive)和满欲(consummatory)阶段组成。在小鼠中,欲求阶段涉及接近和探嗅目标动物,而满欲阶段涉及一系列运动行为,例如咬、踢或摔跤。虽然先前的研究已确定了下丘脑(VMHvl)、僵核(LHb)、后侧杏仁核(PA)和后侧无名质(pSI)等几个脑区的调控会影响攻击行为,但攻击行为的欲求阶段和满欲阶段之间过渡的神经机制尚无报道。

2025年2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龙研究组与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Scott Russo课题组在《Nature》合作发表题为“A crucial role for the cortical amygdala in shaping social encounte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杏仁核皮质区雌激素受体α神经元在调控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转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年3月25日(周二)19:00

瑞沃德特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龙教授面对面作报告

深入解析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

讲座介绍

识别海报二维码,观看直播

讲座主题

杏仁核皮质区COAplEsr1神经元: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调控开关

讲座亮点


01

揭示攻击行为欲求阶段和满欲阶段之间过渡的神经机制

02

创新性地揭示COAplEsr1神经元在调控攻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重要作用,为理解攻击行为的神经基础提供新视角

03

分享一种新型行为范式,为研究攻击行为提供有力工具

04

分享光纤记录、全脑活动图谱绘制等技术在攻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直播时间

2025年3月25日(周二)19:00

直播分享嘉宾

李龙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曾任纽约西奈山伊吹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压力导致抑郁症的神经环路基础研究,实验室围绕社交行为障碍、精神疾病和情感障碍的神经机制开展研究工作。

获得美国 BBRF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s (NARSAD, 2021)科研基金支持,担任Neuron、Current B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

参与福利

来源:科学探测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