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法律服务的数字垦荒运动——朝阳市“乡村法治通”智能系统助力乡村振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5:57 4

摘要:3月10日,朝阳市龙城区司法局联合司法所内,村民张大姐正通过“乡村法治通”终端机与AI律师对话。屏幕上,法律条文被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答,困扰她多日的土地纠纷问题迎刃而解。“以前找律师得跑县城,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还能免费咨询,真是太方便了!”张大姐道出了群众对

3月10日,朝阳市龙城区司法局联合司法所内,村民张大姐正通过“乡村法治通”终端机与AI律师对话。屏幕上,法律条文被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答,困扰她多日的土地纠纷问题迎刃而解。“以前找律师得跑县城,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还能免费咨询,真是太方便了!”张大姐道出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真切感受。

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村民正在使用“乡村法治通”智能法律服务系统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织密法治服务“高速路网”

去年12月,朝阳市司法局历时半年打造的“乡村法治通”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全面上线,覆盖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4个乡镇(街道)服务站点及多家律所,形成“市级主建、县级主管、乡镇主用”的三级联动格局。这一数字化网络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将70余万元定制的智能终端设备铺设到群众身边,让法治服务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触达”。

“我们走访发现,基层群众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问题的咨询需求最高,但传统服务模式存在响应慢、资源分散的短板。”朝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湛海涛介绍,通过整合12348热线、律师团队等资源,系统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今,村民只需在终端机输入问题或拨打手机端服务热线,AI律师与真人专家将协同提供即时解答,复杂问题还能通过系统跨区域调配专业力量。

科技赋能破壁垒

法治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今年2月,“乡村法治通”迎来重大升级——接入国内领先的DeepSeek法律大模型,AI律师2.0版新增一对一即时对话功能,响应速度从30秒缩短至2秒,覆盖民事、刑事、商事等全领域法律咨询。这一升级让基层法治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以前村民咨询劳动纠纷,往往因表述不清导致反复沟通。现在系统能自动解析模糊问题,甚至关联到当地政策库中的实施细则。”朝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亚东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系统累计服务5500余人次,设备在线运行率稳定在98%以上。这一成效得到了省级督导组的认可。3月6日,省司法厅督导组实地考察后评价:“朝阳市通过智慧赋能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朝阳模式’,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从“能办”到“好办”

法治温度与科技智慧并行

在朝阳市司法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终端机的使用数据、群众咨询热点分布图。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高频问题TOP10”分析:“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劳动仲裁等问题占比超60%,说明基层法治需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为此,团队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新增“以案释法”模块,将典型案例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的故事。

在北票市宝国老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夜市”吸引了众多村民。工作人员通过“乡村法治通”终端播放普法短视频,现场解答群众提问,并引导扫码关注“法治朝阳”公众号获取24小时服务。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张亚东透露,计划将该系统与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互通,实现法律咨询与政策申办的“一键办理”;同时开发方言识别功能,让老年群体也能无障碍使用。

办事群众正在使用“AI律师”咨询法律问题

记者手记

从“家门口的律师”到“指尖上的法治”,朝阳市用数据联通破除服务壁垒,以科技智慧提升服务温度。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融入生活的温暖守护。

正如村民张大姐所言:“有了‘乡村法治通’,我们不仅懂法了,更敢维权了。”这或许正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

来源:辽宁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