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母亲对儿媳的苛责,亦或者现代社会中被大家频频提及的“月子仇”、“带娃矛盾”,两代女性的碰撞,似乎从未停歇。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始终是家庭中的“隐形战场”。
无论是《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母亲对儿媳的苛责,亦或者现代社会中被大家频频提及的“月子仇”、“带娃矛盾”,两代女性的碰撞,似乎从未停歇。
根据中国妇联曾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
超过60%的家庭矛盾与婆媳关系直接相关。
说实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婆婆吐槽现在的儿媳太难相处。
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来看,那些聪明的儿媳,看似“不好惹”,但却用鲜明的新时代特质,守住了家庭关系的底线。
虽然很多时候会让婆婆觉得不适应,但对一个家庭来说,未必是坏事。
尤其是身上有3种特质的儿媳,更是如此。
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边界感极强,敢于说“不”
前段时间,热播剧《小巷人家》大家可能都看过。
剧中庄家的儿媳黄玲,在公婆面前,可谓是受尽了委屈。
逢年过节,自己忙里忙外,做一大桌菜,却连上桌吃饭,都成了一种奢望。
可后来,黄玲是怎么逆风翻盘的呢?
其实,很简单。
除了一双子女,学业有成,为自己增添了底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她敢于说“不”。
这种直截了当,表明自己内心想法的行为,看起来强硬、不好惹,甚至会让一些公婆觉得不孝顺,但却用界限杜绝了“越界操控”。
正如心理学中的“自我分化”理论指出:
健康的家庭关系,需要成员保持清晰的个人边界。
尤其是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媳来说,更应该如此。
否则,就会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感受到无尽的窒息感,也会滋生怨怼,搅合的不得安宁。
就像家庭治疗师萨尔瓦多说的那样:
模糊的边界,是家庭痛苦的温床。
所以,敢于说“不”的儿媳,用自己的“强硬”,维系了一个家庭正常关系的运转。
02.经济独立,不依赖婆家生存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
传统婆媳权力,往往与经济控制挂钩。
是啊,在过去都讲究“男主外、女主内”,这就造成了女性在结婚后,必须依附于夫家生存。
既然是“依附”,就会有妥协、有牺牲,也容易被婆家拿捏。
但现如今,聪明的儿媳,往往都会保证自己的经济独立,他们多数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规划,甚至会对婆家的经济馈赠保持警惕。
在公婆眼里,当儿媳不用依赖婆家资源的时候,那么他们骨子里所期待的“顺从”,就会消散于无形,根本没有着力点。
也正因如此,这类儿媳,在一个家庭里,会很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在自己的家庭事务上,也不必听取公婆的建议和想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公婆对这类儿媳,往往既害怕,又尊重。
可从生活的实际运转来说,却无疑规避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说起来,也是好事一件。
03.情绪稳定,却不好糊弄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什么样的儿媳,容易被婆家糊弄?
下面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一遇到点琐事就脸红脖子粗的争论不休,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哄骗或者拱火。
对此,深以为然。
但是,那些聪明的儿媳,却往往有着反其道而行之的特质。
他们遇事,不吵不闹,情绪稳定的让人害怕,可却擅长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婆婆阴阳怪气催生二胎?她们笑脸相迎转移话题。
婆婆四处抱怨儿媳霸道,她们不去辩解,下次见面照旧坚持原则。
这一系列的动作,就让婆婆感受到自己的重拳击打在了棉花上,一点用也没有。
其实,这正是聪明儿媳的处世之道。
他们既把家庭矛盾,消散于内部,又能让公婆不好轻易拿捏。
一旦遇到问题,又会像是个逻辑分明的律师,一分一毫也不会退让妥协。
这类儿媳,确实不好惹,可却维护了自己,也维护了家庭。
其实,老一辈人与其把“不好惹”的儿媳视作威胁,还不如思考新时代年轻人,对于婆媳关系的经营之道。
她们调整了期待,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越界、不对立,反而让婆媳关系,能够更好的维系。
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
真正和谐的关系,从不用自我牺牲来维系。
或许,当现在的儿媳,表明自己是独立个体的时候,恰恰能让彼此在舒适的距离中,找到真诚相待的空间。
毕竟,家庭从来不是“谁压倒谁”的战场,而是互相成全的盟友。
大家说,对吗?
来源:奶豆爸爸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