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万象“耕”新。走进乐山广袤田野,机械化育秧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机在土地上空精准播撒……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
乐山新闻网记者 周柳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走进乐山广袤田野,机械化育秧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机在土地上空精准播撒……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
2024年,乐山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6万吨,创历年新高。今年,乐山春耕备耕进度如何?有哪些新变化?
一线直击
田间地头育秧忙
走进位于市中区青平镇的乐山市金松米业有限公司集中育秧现场,伴随着水稻育苗播种机的阵阵轰鸣声,秧盘、基质以及浸好的稻种各就各位,工作人员正忙着放盘、加种、添基质至对应的机器口,一幅充满科技感与活力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除了机械化育秧,今年金松米业还采取了一种新的育秧方式。
“现在工人正在铺秧板,铺好后将用水稻抛秧专用播种机进行育秧,为下一步机械化抛秧作准备,这种新式抛秧方式相比于机械化插秧方式的效果会更好。”金松米业负责人刘炳金说,机械化抛秧具有每颗秧苗窝头均匀,返青快,成穗率高等优势,能让水稻种植效率、效益双提高。
同样忙碌的还有夹江县黄土镇的乐天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育秧现场。一个个播种完成的秧盘“坐上”输送带,被送往自动化操作运至催芽间,省时省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根据统计,乐天农业配备的2条高效自动流水线育秧作业,每天能产出满足2000-3000亩需求的秧盘。在接下来10天,第一批下田的秧苗能满足2万-3万左右亩的稻田秧苗需求,为春耕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赋能
智慧农业增质效
农业稳产增产,智慧农业先行。在乐山的田间地头,新农机驰骋,新品种落地,随处可见的“科技范”让春耕的效率显著提升。
今年2月,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在峨边彝族自治县组织召开全市农机化工作暨山区马铃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培训。通过“眼见为实”的演示观摩与“对症开方”的技术培训,全面展示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为山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当天,多台大载重农业无人机灵活穿梭在峨边新林镇茗新村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精准完成马铃薯种植和肥料的空中运输任务,以及肥料播撒和农药喷洒。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运输可有效解决山区地块分散、道路不便导致的物资运输难题,运输效率较传统人力有所提升。
据了解,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施行全程机械化播种,本年度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1057亩。全程机械化提高了播种效率,原来40天才能完成的播种面积,现在预计15天就可以完成,同时机械化播种还能减少种子和肥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加便于后期的田间管理。
记者从乐山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4年我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9.02%,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今年,该局将持续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力度,以科技力量绘就山区农业现代化新图景,推动全市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行走田间,忙碌的耕作场景展现着勃勃生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春耕的变化折射出现代农业的澎湃动能。追着春光赶农时,沃野嘉州正酝酿着丰收好光景。随着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乐山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将愈发坚实。
来源:乐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