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公司是做互联网直播业务的,我失业转行做主播相识的。后来老板听说我是做it的,便想让我来磨合一个月,用AI把他的一些想法实现。说实话,我原来从事的it业务,和互联网没有什么关系,这40天,不停的学习补知识。
刚从公司离职,上个月10号入职,20号被辞,40天。
这个公司是做互联网直播业务的,我失业转行做主播相识的。后来老板听说我是做it的,便想让我来磨合一个月,用AI把他的一些想法实现。说实话,我原来从事的it业务,和互联网没有什么关系,这40天,不停的学习补知识。
40天后,老板一句话:“你做的东西都没有落地,没给公司带来效益,就这样吧。”
于是,我又失业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 我先后尝试了几个事情:
(1)搭建本地deepseek,实现在本地调用写文案。
结果:本地的deepseek搭建起来了,轻量级的,写出文案的效果太差,比满血的deepseek要差不少。而且现在很多deepseek免费,不了了之。
(2)用ai实现自动招聘,自动聊与招聘者聊天。再引流到微信号上,自动与应聘者交流。
结果:用rpa自动化可以实现招聘搜索,招聘网站封号。我又从网上找了一个程序,接入deepseek,可以实现微信接入。但微信会封号,暂停。
(3)开始接触智能体,用智能体写朋友圈的文案,输出到多维表格中。
结果:流程走通,但输出的结果差强人意。经过多次提示词的优化,朋友圈写得中规中矩。不能说完全能用,参考没有任何问题。但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分享的图片,增加真实性。很多图片,ai生成不了,还需要p,懂得都懂。但指派发朋友圈的人,没有执行,最后这件事屎盆子扣在我身上,认为我没有落地。
(4)企业微信接入客服,与应聘者沟通交流。
结果:接入企业微信做问答流程走通,但实际发现,还是需要人工参与。因为要回答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产品介绍,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员工都弄不明白该如何回答,没有办法对ai进行训练。
(5)从蝴蝶号上下载视频(视频链接正常拿不到),然后再将视频转文案。
结果:通过工具,可以分步骤实现,但需要人工参与。老板让我通过智能体把这个流程连在一起。我答说智能体重没有插件,需要开发代码,需要工作量。
(6)用ai写公众号,实现自动发布,比如说一天搞定十个号。
结果:我正在实践,刚实践了3天,阅读量都很低,最多的才50+,然后我就被辞掉了。
当然在公司这些天,我不止尝试了这些,公司的网络,硬件,软件使用方面,都会找我。我还尝试给同事普及一些ai使用的方法,效果甚微。
可能我这个中年老男人,融不进去吧。
毕竟,用ai代替人工的工作,有些人是抵触的。
说实话,我也抵触,ai出来了,最先优化的就是我们这些搞it的。
话说回来,其实我和老板的认知是不对等的。
老板认为,ai什么都可以做。给我的这些时间做不出来,是我的能力不行。
我认为,ai暂时代替不了人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工作流程,想要用ai连贯起来,不是某一个ai能做成的,还需要通过定制化去开发,再配合ai训练将流程串联起来。
但这些成本,就不是一个小公司能承受得起的。
那现在免费的ai,不经过训练,到底能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么?
(1)ai是一个万事通,什么都能回答你。遇到你不明白的事情,可以问他。
(2)ai可以优化你输出的内容,论文、报告、ppt、文案,但对于比较专业的人,还是能够看到差距。
(3)ai可以给你思路,可以去看看ai的深度思考,可以去参考,可以去学习,但不要过度依赖ai。
(4)在你的工作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我们编码,作图,做视频,但不会完全代替人工的成果。
(5)对于一些数据分析,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ai的分析能力确实是强。前提是,你要把这些大数据都用正确的方式给他。
这是我暂时能够想到的,在一些十分专业的领域,经过训练的ai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但普通人,说实话,不要想着ai能完全能代替人。
我可以把ai当成一个好帮手,在工作探索ai应用的场景,但不要过度依赖。
毕竟ai不能代替我们锻炼身体,代替我们吃饭。
不要让你的思维懒惰下来!
大家的公司有更离谱的AI项目吗?评论区比比谁家老板更敢想
来源:葵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