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丹阳市史志办和导墅镇政府编撰的《丹阳村村记忆导墅镇卷》记载:据传,该村因位于古圩庙前(南)面而得名。先民大多是从苏北迁移至此,住土坯墙茅草房,俗 称“棚上”。村民以沈、朱为主要姓氏,另有钱、董、冷、王、花、 包、陈、符、黄等姓。
据丹阳市史志办和导墅镇政府编撰的《丹阳村村记忆导墅镇卷》记载:据传,该村因位于古圩庙前(南)面而得名。先民大多是从苏北迁移至此,住土坯墙茅草房,俗 称“棚上”。村民以沈、朱为主要姓氏,另有钱、董、冷、王、花、 包、陈、符、黄等姓。
前古圩村位于白马行政村西北, 距里庄集镇1公里处。东靠丹里公路,与富家庄村相对,南邻邵家巷村,西邻西野田村,北濒南河,与庄里村和中古圩村相望。
前古圩村土地总面积304亩,其中,种植面积208亩,水面积43亩,村庄宅基地和岗田面积25亩, 水利和道路建设用地28亩。民国时,村民靠雇工和做手艺养家糊口,生活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前古圩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种植稻、麦、豆、油菜等农作物,辅以集体养猪养蚕、养鸡种菜。20世纪80年代后,该村村民改变了经营观念,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80%的闲散劳力均进厂务工、外出做手艺和经 商。1990年,原常州市插队落户的居民包三孝,借改革开放的东风重返前古圩村,创办扎笤帚厂。他制作的笤帚,光滑美观,轻巧耐用,很受用户青睐。此后,在他的引领下,前古圩村乃至所有邻村家家户户扎笤帚卖。竹篾匠冷纪保, 重操祖传的手艺制作竹匾、竹席、竹枕、畚箕,美观、耐用。
村里能人:
朱金洪,曾任白马村党支部书记、里庄镇文体中心主任,导墅镇广播电视中心主任
来源:丹阳齐梁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