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现在,要求不同,他仍然坚守着岗位。当然,大家都知道,尽管是在机关里头,管理比以往严了很多,但是也没有说严到每天查岗、考勤的地步。况且,还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同志。
先浇一盆凉水。
很多人在转业安置时,都会面临着做“鸡头”和“凤尾”的焦虑。
回过头来看,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没有认清现实,自己想多了。
再过三年,刘股长就要退休了。要搁过去,像他这样的情况,早就不用来上班了。
但现在,要求不同,他仍然坚守着岗位。当然,大家都知道,尽管是在机关里头,管理比以往严了很多,但是也没有说严到每天查岗、考勤的地步。况且,还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同志。
老刘坚持上班,其实和单位的管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他自我要求严格,不愿意闲着。
是的,老刘是一名转业军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部队的副连长岗位转业到县里,被安置到局里,成为一名科员。
刚到地方,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他发扬自己在部队考军校时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到3年时间就当上了股长,成了局里的中层干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参军入伍,考上军校成为军官,再转业到了县里成一名干部,老刘志得意满,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
可是,慢慢地,他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时干部的晋升多些有些“乱劈柴”的味道,不要说县处级了,就是正科也基本不可能,大多数干部终其一生就是熬个副科。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认为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够有出头之日。
但遗憾的是,他几乎错过了每一次晋升。年轻的时候,领导说:你还年轻,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而等到年龄慢慢大了以后,领导又说:要多给年轻的同志机会。就这样,小刘成了老刘,职务上仍然是刘股长。只是职级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了一些变化,从科员到四级、三级主任科员。
眼看着快要退休了,去年才解决二级主任科员。总算有个正科级的待遇。
其实,说实话,老刘这个人吧,浑身上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不过你非要说他有什么本事吧,但好像大的也没有,既不会写材料,也不大会来事儿。
做一般的日常工作,尽心尽责,还行。但要是遇到大的活动或重要任务,往往就难以胜任了。
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到了后来,进步的愿望也并没有那么强烈,以至于没有特别积极地去争取。在单位里,更多的就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绝大多数的老转都是这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吧,这么多年,眼看着一些年轻人都进步当上局领导,或者到乡镇任职了,只有他和另一个情况差不多的军转兄弟还是“原地踏步”,熬着年限。
如果不是赶上了前几年职级并行改革,他一辈子都可能就卡在“副科”上了。
回地方的时间久了,接触的人一多了,会发现身边好多的“军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欢迎积极投稿,邮箱:jiankesan001@163.com;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剑客呗
来源: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