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记者了解到,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近日成功为患有青少年特发性类风湿的藏族女孩卓玛实施了强直性髋关节置换手术。接下来,她还将接受第二、三期手术。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
3月21日,记者了解到,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近日成功为患有青少年特发性类风湿的藏族女孩卓玛实施了强直性髋关节置换手术。接下来,她还将接受第二、三期手术。
“从医20年见过的最复杂的病例”
卓玛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14岁时,双髋突然出现剧痛,短短一年间,全身关节如藤蔓般扭曲僵直。
当地医院也无能为力,卓玛一家陷入了绝望。随着病情日益加重,卓玛连翻身都无法完成,只能终日躺卧,仿佛被“冻”住一般。这一冻,就是14年。
去年夏天,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发现了卓玛,立即联系到曾参与援藏的大坪医院骨科副教授苟文隆。当影像资料传至大坪医院时,苟文隆的心都揪紧了:“关节完全骨性融合,是我从医20年见过的最复杂的病例。”
大坪医院的专家们迅速集结,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救援迅速启动。远程会诊、营养指导、皮肤护理……专家们远程指导当地医生和卓玛的家人,细心为她调理身体,好让她能顺利抵达手术台。
3个月后,卓玛脸上终于有一丝红润,家人用门板把她抬上了开往重庆的火车。
“她轻得像片雪花,一碰就碎”
去年12月,卓玛抵达了重庆,大坪医院派出的救护车早已等候多时。车门打开的瞬间,卓玛蜷缩的姿态让在场医务人员都感到十分震惊——身躯严重畸形,四肢关节如老树盘根,全身只有颈部以上能简单活动,下肢皮肤覆盖大量黑痂,并且骨瘦如柴。护士长岑媛当场红了眼眶:“她轻得像一片雪花,仿佛一碰就会碎。”
卓玛的入院评估更是让所有人心惊: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仅30千克,相当于正常9-10岁的女孩的体重。此外,卓玛还患有重度骨质疏松,全身关节强直畸形,经检查,最终被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类风湿。
“卓玛四肢12个关节被‘锁死’,要想改变站起来,唯一的方式就是关节置换,虽然手术风险极高,但放弃就意味着她永远困在门板上。”大坪医院骨科副主任王子明说。
医院当即启动全院MDT(多学科诊疗)机制,先后组织全科、全院乃至全校专家会诊讨论,经骨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十余个科室专家反复论证,最终敲定方案:先对卓玛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及康复指导;接着,计划在3-5年内,为卓玛分期实施多关节置换手术——先置换髋关节解决坐卧难题,再重建膝关节助其站立,最后修复上肢实现生活自理。
随后,营养科根据藏区的饮食结构,为卓玛制定了专门的营养方案,逐步改善她的体质。一个月后,今年1月,卓玛的第一场手术——左侧强直性髋关节置换手术如期开展,但挑战也极大。当时,卓玛的髋关节已与骨盆完全融合,稍有不慎便会损伤血管神经,于是,麻醉科创新应用“控制性降压技术”减少术中出血,主刀医生王子明用骨刀一点点剥离粘连的关节。2小时后,人工关节严丝合缝嵌入体内。2月20日,右侧强直性髋关节置换手术也顺利进行。
“有信心让她将来能走到珠峰脚下”
“卓玛,我们来画一个喜羊羊吧,多多锻炼手部小关节的力量哦。”护士长刘果笑着说。为让卓玛尽快康复,骨科护理团队每天都在进行“头脑风暴”:用弹力带模拟“挤牦牛奶”,让她吹气球训练肺活量;举着平板电脑播放藏语版《格萨尔王》,伴着史诗的节奏帮她活动关节……
术后10天,卓玛第一次坐上电动轮椅来到医院中心花园。花园里,樱花飘落,这是14年来她第一次触摸到“春天”:“我能坐着回家了,还能坐着轮椅去看看我的家乡。”
接下来,卓玛还将等待第二、三期手术。“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她不仅能坐能站,还能牵着阿妈的手,走到珠峰脚下。”王子明说。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