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买酒时都会仔细看配料表,以为只要配料表里写着“水和高粱”,就是纯粮酿造的好酒。但事实是:配料表并不能完全反映白酒的真实情况。
白酒的执行标准到底可信不可信?事实可能会震惊你!
一、配料表的“猫腻”:你以为看见的就是真相?
很多人买酒时都会仔细看配料表,以为只要配料表里写着“水和高粱”,就是纯粮酿造的好酒。但事实是:配料表并不能完全反映白酒的真实情况。
1. 配料表的“文字游戏”
一些商家会在配料表里写上“高粱、小麦、水”,但实际情况可能是:高粱只占一小部分,甚至根本不含高粱!因为根据国家规定,只要原料中含有某种粮食,就可以在配料表中标注。这种“文字游戏”让消费者误以为酒是纯粮酿造的。
2. 勾兑酒的“伪装术”
市场上很多所谓的“纯粮酒”,其实是用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它们的配料表里写着“水和高粱”,但实际上高粱只是调味用的,真正的基酒是工业酒精加香精调制而成。
二、执行标准:你以为的“纯粮”可能是“勾兑”
很多人相信“执行标准”,认为只要是执行GB/T 26760(固态发酵酱香)标准的酒就是纯粮酿造的。但事实是:执行标准并不能保证酒的品质。
1. 执行标准的“水分”
GB/T 26760确实要求白酒必须是固态发酵酿造的,但这个标准并没有对原料比例、发酵工艺、勾兑比例等细节做出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只要商家声称自己是“固态发酵”,就可以打着这个标准的旗号卖高价。
2. 低价酒的“虚假宣传”
一些低价酒声称执行GB/T 26760标准,但实际成本却远低于标准要求。比如,某平台售价9元一瓶的“纯粮酒”,其成本可能只有几毛钱。这种价格的酒怎么可能用真材实料酿造?
三、价格与品质:你以为贵的就是好的?
1. 高价≠好酒
很多高价白酒通过营销、包装和品牌溢价赚取暴利。一瓶成本几十元的白酒,可能被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但价格越高,并不代表品质越好。
2. 低价≠劣质
一些低价白酒虽然成本低,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是劣质酒。关键要看原料和工艺。比如,东北散装高粱小烧虽然价格不高,但很多都是纯粮酿造的好酒。
四、酒花判断:别再被忽悠了!
1. 酒花≠纯粮酒
很多人认为酒花时间长的就是纯粮酒,时间短的就是勾兑酒。但其实,酒花只能反映白酒的度数。比如,60度的酒花比53度的酒花更短暂,但这与是否是纯粮酒无关。
2. 网络上的“香精骗局”
一些直播间卖酒的人会用香精调制出“完美”的酒花效果,以此忽悠消费者。这种“表演”只是为了骗你买高价酒。
五、我的亲身经历:一个酿酒人的真心话
作为一名东北酿酒人,我在酿酒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早期我们也会用酒花来判断酒的度数,但从未用它来判断是否是纯粮酒。
1. 纯粮酒的成本有多低?
东北红糯高粱的价格大约是2.5元/斤,而一瓶500ml的纯粮酒成本至少需要十几元钱。但市场上很多所谓的“纯粮酒”却只卖几块钱一瓶,这种价格显然是不可能用真材实料酿造的。
2. 直播间卖酒的那些“套路”
一些主播会在直播间展示几瓶酒,通过观察酒花来判断是否是纯粮酒。但这种判断方法完全是误导消费者。他们可能事先调制好香精或勾兑酒,以此蒙混过关。
六、总结:别再被配料表和执行标准忽悠了!
1. 配料表≠纯粮酒
配料表只是商家的一个“宣传工具”,并不能完全反映白酒的真实情况。
2. 执行标准≠好品质
执行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门槛,并不能保证酒的品质。
3. 价格≠品质
高价酒不一定好喝,低价酒也不一定劣质。
4. 别相信“酒花鉴定”
酒花只能反映白酒的度数,不能用来判断是否是纯粮酒。
七、最后的建议:如何买到真正的纯粮酒?
1. 选择知名品牌 嫡系产品,开发定制都不要。
品牌信誉好的企业通常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2. 关注酿造工艺
纯粮酿造的白酒通常会标注“固态发酵”或“传统工艺”。
3. 理性看待价格
不要被高价忽悠,也不要贪便宜买劣质酒。
4. 远离直播间卖酒的人
直播间卖酒的人往往通过“表演”来忽悠消费者,买酒还是要去正规渠道。
最后的话:
白酒市场乱象丛生,但作为消费者,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别再被配料表、执行标准、价格和“酒花鉴定”忽悠了!记住:好酒不一定是贵酒,贵酒也不一定是好酒。
来源:良心哥的粮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