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闻不到自己身上的臭味,却对别人体臭很敏感?有啥科学依据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21:25 4

摘要:你肯定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挤地铁时邻座大哥的胳肢窝味儿直冲脑门,你恨不得当场掏出防毒面具,结果回家一闻自己的运动衫。哎?明明也馊了,咋就没那么上头?

#图文打卡计划#你肯定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挤地铁时邻座大哥的胳肢窝味儿直冲脑门,你恨不得当场掏出防毒面具,结果回家一闻自己的运动衫。哎?明明也馊了,咋就没那么上头?

用手扣完肚脐眼儿,跟爱人恶作剧逼着让她闻,保准给她熏懵了,再凑到自己鼻子跟前:“对味儿了!真过瘾!”,老话讲,这叫自己不嫌自己臭!

有人拉完屎非得回头瞅一眼再冲水,闻着自家“作品”还能面不改色,可要是换成别人家的,当场就能吐出来。这鼻子咋还搞起“双标”了呢?

今儿咱就掰扯掰扯,人体这套“闻自己如春风拂面,闻别人如生化危机”的奇葩设定到底咋回事儿。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说了:“这不就是鼻子不好使了吗?!”别急,科学家早就把这套操作研究得明明白白。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阿克塞尔和巴克团队整明白了,咱鼻子里有400多种气味探测器,比狗鼻子差点儿,但也是

但问题来了,同样是馊饭味儿,为啥别人的能触发警报,自己的就能自动消音?秘密就藏在三件事儿里:鼻子的“懒癌晚期”、大脑的“护犊心态”,还有刻进DNA的“保命指南”。

有人天生自带“体香Buff”,而有人注定是“行走的臭豆腐”,这事儿居然和基因抽奖有关。

咱的嗅觉细胞可不是吃干饭的,鼻腔后头蹲着上亿个小雷达,专门逮飘过来的气味分子。但这帮家伙有个毛病:同一种味儿闻久了直接躺平。就像你对象天天喷同一款香水,头两天觉得她是仙女下凡,过半个月愣是闻不出香臭了。

这不是香水过期了,是鼻子开了“免打扰模式”。科学家做过实验,往办公室喷橘子味空气清新剂,三天后全屋人集体“闻了个寂寞”,但新来的实习生一进门就喊“谁把芬达洒了”。

这套“嗅觉失灵”其实是保命神技。想想远古时期,老祖宗要是整天被自己的狐臭熏得头晕眼花,早被剑齿虎当成外卖了。所以大脑搞了个智能屏蔽:天天闻的味儿=安全,突然冒出来的=危险。

你身上腌入味的汗酸味儿,早被系统归类为“无害背景音”,而同事中午吃的螺蛳粉味儿,直接触发一级警报。

你以为闻到啥味儿全凭鼻子?错!大脑才是幕后大导演。神经学家发现,管嗅觉的脑区和记仇、闹心的区域是连体婴。

闻着自己脚臭,大脑秒变亲妈:“我宝天天跑客户多辛苦,这味儿是努力的见证!”可换成别人的脚丫子,记忆库立马调出“大学宿舍噩梦”“前任的球鞋分手惨案”,情绪区直接炸锅:“这味儿跟上次吃的咸带鱼一模一样!”

大脑还会玩“剧透防暴击”。你自己放屁前,神经系统早给总部发微信了。等真闻到味儿时,大脑淡定刷剧:“早知道了,接着奏乐接着舞。”

可要是突然被隔壁工位的屁偷袭,那就是妥妥的“生化武器”,脑瓜子嗡的一声当场死机。这套“自适应+双标”组合拳,保住了人类最后的脸面:毕竟谁也不想因为打个嗝就被踢出相亲局。

咱对体味的敏感度,其实是老祖宗发的“保命外挂”。科学家发现,嫌弃别人体臭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口臭让人联想到禽流感,屁味暗示大肠杆菌开派对,汗酸味可能代表免疫力崩盘。

这些嫌弃不是矫情,是老祖宗被毒蘑菇放倒N次后攒下的保命经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还发现,闻到别人体臭时,大脑厌恶区闪得跟迪厅灯球似的,闻自己体味时这儿直接黑灯瞎火。

基因抽奖更扎心。科学家扒出个叫ABCC11的基因,携带GA或GG型的人堪称“人间臭豆腐”,AA型则是“天选小清新”。东亚人里八成都是“自带体香卡”,欧洲人七成揣着“臭宝基因”。

这就解释了为啥老外超市除臭剂摆三排货架,而某些同胞三天不洗头还能冒充洗发水广告:人家基因里写着“此娃无需除臭”。

当代社畜还摊上个新病:疲劳臭。日本皮肤科学会发现,社畜累成狗时,连汗里的氨气都懒得分解。

这些本该尿出去的毒素改道从胳肢窝往外冒,搅和着咖啡因和焦虑激素,酿成独特的“班味儿”。早晚高峰的地铁为啥像移动酸菜缸?这哪是体味啊,分明是打工人用汗腺写的辞职信!

要想不当“人形臭气弹”,记住三招:

给鼻子搞“重启大法”:出门溜达半小时再回家,陌生环境能让嗅觉恢复战斗力,亲测能闻出自己是不是腌入味了。

玩“以毒攻毒”:调香师都懂爬楼梯激活嗅觉,咱闻不出味儿时怼着咖啡渣猛吸,立马现原形。

基因检测+科学止汗:要真是个“臭宝体质”,临床级铝盐止汗剂+抑菌皂能救命,比喷半瓶six god管用。

从山顶洞人躲剑齿虎到打工人躲同事,嗅觉这套“双标神技”撑住了人类文明的排面。毕竟科学说了,闻不到自个儿臭不是鼻子瘸,是大脑在给你疯狂美颜啊!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健康保健护驾你我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