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如何换位思考,走进孩子内心?家长应该破解自身哪些不合理的情绪思维,做好情绪管理?一起来看——
专家简介
淮南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蔡伟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如何换位思考,走进孩子内心?家长应该破解自身哪些不合理的情绪思维,做好情绪管理?一起来看——
一、
情绪失控前,按下暂停键
家长应时刻留意自身的情绪变化,当情绪即将失控,一定要及时按下“暂停键”,避免情绪爆发。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情绪暂停牌或约定特定手势,在情绪快失控时相互提醒;
也可以通过深呼吸、数数或者找独立空间冷静等方式,让情绪先平复下来,然后再理智地与孩子沟通。
二、
破解不合理情绪思维
心理学中的不合理自动化思维,是指人无意识、自然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些可能由激发事件、联想回忆或身体感觉引发。
家长在面对孩子问题时,容易受这种思维影响,导致情绪失控,小题大做、翻旧账。
这个时候,家长要思考不良情绪的真正来源是孩子的行为引起,还是来自工作压力、生活不满、身体不适等其他因素。
只要找到一两条反驳这种思维的理由,就能理清情绪根源,避免将不良情绪无端归结给孩子,进而更好地调节情绪。
三、
换位思考,走进孩子内心
很多时候,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让脾气急躁的家长与孩子进行角色互换,亲身感受孩子的处境,以此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情绪和期待。
若家长错怪孩子发了脾气,一定要及时真诚道歉,这不仅能修复亲子关系,还能教会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四、
自我放松,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给自己留出放松的时间,关注自身情绪与身体状态。
可以找朋友倾诉,也可以探索能让自己情绪平和的活动,比如听音乐、运动等。
作为成年人,家长有更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的情绪管理,不仅关乎自身情绪健康,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通过设置情绪暂停、破解不合理思维、换位思考和自我放松,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就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教育第一线之心理健康》是一档面向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节目,由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安徽综艺体育频道和安徽影视频道联合承办。为您解答各种心理问题,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播出时间:安徽广播电视台每周四综艺频道19:30、每周六影视频道18:40播出,也可以通过“教育第一线AHTV”微信公众号往期消息查看节目。
★
排版、初审丨左尔敏
二审丨庞欣颖
终审丨俞路石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