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学中、袁培文、王战明、李小平、吴欢喜同志经逐级推荐、专家评审、会议研究,拟作为2025年第一季度《陕西好人榜》上榜人选。为接受社会监督,现进行公示,自2025年3月20日至2025年3月26日。如有异议或发现问题,广大群众可以电话和信函形式向省委宣传部反映情
公示
贾学中、袁培文、王战明、李小平、吴欢喜同志经逐级推荐、专家评审、会议研究,拟作为2025年第一季度《陕西好人榜》上榜人选。为接受社会监督,现进行公示,自2025年3月20日至2025年3月26日。如有异议或发现问题,广大群众可以电话和信函形式向省委宣传部反映情况。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个人须以实名反映情况,并提供联系电话。
省委文明办电话:029-63905890(传真)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0号省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
邮编:710054
铜川市委文明办电话:0919-3581262 (传真)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斯明街5号铜川日报社213室
邮编:727031
附:贾学中、袁培文、王战明、李小平、吴欢喜同志事迹简介
中共铜川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3月20日
“医”心不改三十余载 扎根基层守护群众健康
——铜川市贾学中助人为乐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贾学中,男,1963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王益村卫生室医师。曾荣获“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王益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他36年扎根乡村,踏遍了山里的沟沟卯卯,全村176户家庭的健康情况都写在他的本子里,困难情况都记在他的脑海里,他经常为群众排忧解难、送医送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暖心医生”。他扶危救困、乐于助人,常年为困难群众和村里8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累计300余人次,并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免费上门诊疗服务,平均每年100余次,并累计为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10万余元。在行医过程中,每每遇到紧急情况,他都会义无反顾伸出援助之手,先后救治了多名煤气中毒老人、脑梗昏迷和癫痫发作患者,以凡人之光展现大爱担当。他心系乡村发展,带领村民改善环境卫生,主动对接联系项目,帮助50余户村民通上了天然气;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给王益村、军台岭村、新城社区捐献防疫物资1万余元,身先士卒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守护村民健康。他的事迹多次被铜川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危急之时伸援手 勇救落水女童不留名
——铜川市袁培文见义勇为事迹简介
见义勇为/袁培文,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山东曹县人,陕西省铜川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公交车驾驶员。荣获2024年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24年10月13日下午5时47分,一名年仅7岁的女童在铜川新区玉皇阁水库旁边的鱼塘边玩耍时,不慎失足落入3米的水池之中。孩子的母亲发现这一危急情况后,纵身跳入水中营救孩子,不会游泳的母女二人在水中相互拉扯挣扎,距离岸边越来越远。恰逢休班的袁培文刚来到鱼塘边休闲,听到有人求救,看到有人落水,毫不犹豫的跳入了冰冷的水中,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成功将母女二人救上岸边。在把人成功救上岸后,袁培文便默默离开,未将此事告诉任何人,直到被救女子来到公司寻找恩人,大家才得知这一感人善举。袁培文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品质,也给社会树立了正能量,树立了好榜样,树立了好形象。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母女,事后默默离开不留名。他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安全平稳驾驶车辆,以高超的驾驶水平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水平,从业8年中,一直保持着“零投诉”“零事故”。
一诺千金守诚信 民营企业信为先
——铜川市王战明诚实守信事迹简介
诚实守信/王战明,男,汉族,1973年5月生,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街道西山社区居民。曾荣获铜川市优秀民营企业家、铜川市第四届道德模范、铜川市印台区劳动模范等荣誉。他走街串巷卖凉皮、开商店、养过鸡、开公司搞餐饮,2013年5月创立了民营企业铜川王府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十余年来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立身之本,严于律己、苦心励志、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一碗饸饹不改价的诚信赢得了顾客的好评,他的企业解决了百余人的就业问题。在餐饮经营十年以来,王府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照章纳税,被评为良好纳税企业,开业至今无一例劳动争议事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赞誉。王战明热心支持扶贫、济困、助残以及教育事业,他的公益足迹遍布四方。为铜川市N+1贫困孩子免费提供饭菜供应连续6年累计300人次;为铜川市城市关爱基金捐献一万元;为退役军人回乡就业捐助一万元;连续三年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开学物品,累计3万元;先后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累计捐助2万元;2021年7月赴河南郑州洪灾现场支援。截止目前公益捐款捐物100余万元,他的事迹被铜川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二十九年甘做“孺子牛” 悉心照料“特殊大家庭”亲人
——铜川市李小平孝老爱亲事迹简介
孝老爱亲/李小平,男,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铜川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曾荣获“陕西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铜川市民政局先进工作者”“铜川好人”等荣誉称号。29年来,李小平时刻心系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用行动书写了人间大爱,践行了初心、使命与担当。在福利院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其成员大多身体残疾或者经受了重大挫折,他们的性格孤僻,生活习惯各异。李小平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孤儿视为自己的子女,将全部的身心和热情都投入到供养人员的日常生活护理之中,与他们朝夕相处,亲如一家,让这里的老人和孩子能够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家庭般的幸福。做一次不难,做一天也不难,难的是每天周而复始的付出与奉献,而李小平同志一年四季都没有丝毫的懈怠,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些孤老残幼群体,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从“修鞋匠”到“讲瓷人”
他用钻研和热爱实现梦想
——铜川市吴欢喜自强励志事迹简介
自强励志/吴欢喜,男,1961年3月生,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上街社区居民,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他从一名修鞋匠逐步成长为数十万粉丝的网红讲解员,他用独特的讲解词,以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讲解风格,获得了广大游客的称赞。曾荣获陕西省农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百名优秀志愿者”“陕西好网民”“铜川文化传播大使”“铜川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93年,吴欢喜从渭南富平来到铜川,与陈炉陶瓷厂工人李菊凤结婚,在陶瓷厂门口摆修鞋摊,也与这陶瓷古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余年的耳濡目染,加之对陶瓷文化的热爱,使他对陈炉陶瓷文化有了很深的认识。在目睹导游对古镇的讲解没有展现出陈炉古镇千年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和艺术,他便萌生除了做讲解员的想法。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加之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他付出了寻常人几倍的努力,他白天遍访镇上名匠,深夜恶补陶瓷理论、查阅古籍资料,闲时苦练普通话,打磨讲解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创作了具有鲜明特色、游客喜闻乐见的讲解词。他注册的抖音账号“陈炉古镇第一讲”收获了3.4万的粉丝,获赞37万余次,成为“网红导游”。他还积极投身文明实践,身体力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中国首都网、网易新闻、陕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来源:二三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