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兽药销售搭乘网络快车,为消费者带来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滋生出诸多乱象。这些乱象不仅扰乱市场秩序,劣币驱逐良币,更威胁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兽药销售搭乘网络快车,为消费者带来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滋生出诸多乱象。这些乱象不仅扰乱市场秩序,劣币驱逐良币,更威胁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01打擦边球:游走法规边缘
我国对兽药的生产、销售有着严格的法规要求,然而一些兽药网络商家热衷于打擦边球,部分商家在产品宣传上绞尽脑汁钻空子。比如,某些兽药本不具备特定治疗功效,商家却在宣传文案中使用模糊、暗示性语言,让养殖户误以为该产品能解决特定病症,给养殖户造成产品功效强大的错觉。还有商家利用网络平台监管的时间差和地域跨度,在包装、名称上模仿知名品牌兽药,包装颜色、字体设计极为相似,名称仅差一两个字,让养殖户稍不留意就会混淆,以此来增加产品销量。更有甚者,用非药字号产品冒充兽药夸大宣传治疗功效,甚至号称特效。
02以次充好:质量鱼目混珠
以次充好现象在兽药网销中屡见不鲜。兽药质量关乎养殖动物的健康和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可部分不良商家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降低产品质量标准。许多商家在网上销售的产品是一些正常生存困难的小厂家的定制产品,这些厂家人手不足,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对原料把控不严,生产工艺粗糙,甚至没有基本的质量管控人员及管控流程,导致产品质量低下。养殖户使用这类兽药,不仅无法有效治疗动物疾病,还可能延误病情,导致疫情扩散,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03冒充专家:误导养殖决策
网络上一些兽药销售人员冒充专家,误导养殖户。他们在直播间或产品介绍页面,自称拥有多年养殖经验或专业兽医资质,对各类养殖问题“侃侃而谈”。这些所谓的“专家”,多数没有专业背景,给出的建议往往不科学、不准确。许多人甚至是临时在网络上查找方案,或者是无论对谁都是所谓的“标准方案”。这种冒充专家的行为,不仅让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更对养殖行业的科学发展造成阻碍。
04话术诱导:虚假宣传迷惑
话术诱导是网销兽药乱象的又一表现。商家为提高产品销量,精心设计各种话术。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播使用煽动性语言,制造紧迫感,如“限时优惠,错过今天就恢复原价”“库存有限,马上抢购”等,让养殖户在冲动之下下单。同时,他们还会编造一些虚假案例,声称使用该兽药后,养殖场产量大幅提升、疾病全部治愈等。这些虚假话术极具迷惑性,不少养殖户缺乏辨别能力,容易上当受骗。有的养殖户购买后发现产品根本达不到宣传效果,要求退款时却遭遇重重困难,商家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
05利益诱惑:诱导过度消费
利益诱惑手段在兽药网销中也较为常见。部分商家推出各种看似诱人的促销活动,如“买十送五”“满减优惠”等,诱导养殖户过度采购。养殖户为了享受优惠,往往会大量购买兽药,却忽略了实际需求。一些商家还会发展下线,以给予高额回扣为诱饵,鼓励养殖户介绍其他同行购买。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可能导致养殖户因过度依赖某些产品,而忽视养殖管理和动物保健的全面性。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众多养殖户将同时遭受损失。
来源:野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