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一次小区义诊,她被“神奇降压药”吸引,抱着“治好病”的希望花钱购买。
陈大妈退休后生活本该轻松惬意,却因高血压问题不得不长期服药。
直到一次小区义诊,她被“神奇降压药”吸引,抱着“治好病”的希望花钱购买。
结果几周后不仅症状加重,反而被医生警告:乱吃药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慢性病能治愈?”“新疗法无副作用?”这些看似美好的承诺背后,却往往隐藏着令人痛心的骗局。
事实上很多疾病至今无法根治,医学界也对此有明确结论,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求制造骗局牟利。
一、骗局套路揭秘1.“免费义诊”与“养生讲座”
陈大妈的经历并非个例,很多骗局都以“免费测血压”“送鸡蛋”的形式开始,吸引老年人走进精心布置的“养生课堂”。
现场播放的“康复案例”视频、所谓专家的“专业解读”,再加上“限时优惠”的销售策略,逐步瓦解老年人的防备心理。
从最初的免费服务到最终的高额消费,老年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
2008年齐齐哈尔一位89岁的老人因类似骗局损失上万元,骗子利用“神药能同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的噱头,再通过持久的心理攻势,迫使老人掏钱购买毫无效果的产品。
最终这些“神药”不仅无益,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2.夸大疗效与伪造案例
“吃两疗程,就不用再吃药了!”这样的承诺是否耳熟?
这些骗局的核心在于抓住老年人对疾病治愈的迫切期待,夸大药品疗效甚至伪造医学案例。
骗子深知慢性病长期服药的痛苦让许多人对“不用吃药”的说法格外心动,而所谓的“疗效视频”和“感谢信”更是让人深信不疑。
现实中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往往无法治愈。
以糖尿病为例,中国有超过1.1亿患者需要终身管理血糖,医学界尚未攻克这种疾病的根治难题。
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混淆视听,让患者相信有“特效药”可以彻底治愈。
二、这7种疾病目前无法根治!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疾病至今仍无法彻底治愈,专家指出目前以下7种常见病都属于“不可逆”的范畴,患者需要科学管理,而非盲目追求“根治”。
1.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不可逆性。
北京宣武医院韩璎教授指出,虽然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情进展,但目前尚无可以根治的疗法。
全球每3秒就新增1名痴呆患者,这一疾病成为医学领域尚未攻克的难题。
2.糖尿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亿,居世界之首。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杨川教授指出,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慢性疾病,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患者可以长期维持血糖平稳。
3.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多数患者从青少年期发病,一生都需通过吸入药物控制症状。
南京医科大学殷凯生教授强调,目前没有根治哮喘的方法,患者需要遵循长期管理策略。
4.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杀手”,患者常在症状严重时才发现病情。
山西大医院王锐英教授指出,慢阻肺属于不可逆疾病,但通过戒烟、药物等手段,患者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5.口腔白斑病(白塞病)
白斑病不仅影响口腔,还可累及全身器官,其病因复杂,至今尚无明确根治手段,患者需要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病情。
6.风湿性疾病
风湿病属于免疫类慢性疾病,西京医院吴振彪教授指出,虽然无法根治,但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
7.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复发性皮肤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仍无法攻克。
三、无法治愈的疾病该如何管理?
虽然以上疾病无法根治,但“无法治愈”并不等于“无药可医”,通过科学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仍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
比如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可以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哮喘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吸入药物,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2.心理干预,建立积极心态
慢性病常伴随心理负担,研究表明长期焦虑、抑郁会加重病情。
患者应接受心理干预,定期评估心理健康状态,避免负面情绪对身体的进一步影响。
3.定期复诊,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和治疗策略。
1.警惕“神药”宣传
凡是宣称“根治慢性病”的药品或疗法,基本可以判定为骗局。
专家建议不轻信广告宣传,尤其是免费讲座、义诊等形式的推销活动。
2.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面对新药或疗法应主动咨询正规医院医生,了解其科学依据,患者还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相关药品的批准文号。
3.提升健康知识水平
中老年人需学习基础健康知识,了解疾病的常见治疗方式。
家庭成员应多陪伴老人,帮助他们识别不法分子的套路。
无法根治的疾病并非“绝症”,通过科学管理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以糖尿病为例,良好的血糖管理可以让患者避免严重并发症,享受高质量人生。
来源:耿医生讲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