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见没见过有一种沿街叫卖甲鱼的,用一根棍,拴着一条绳子,绳子上吊着个活甲鱼,有的叫卖的还算厚道,绳子是绑在甲鱼身上,有的是绳子直接穿过甲鱼的壳,还有的,是穿过尾巴。
大家见没见过有一种沿街叫卖甲鱼的,用一根棍,拴着一条绳子,绳子上吊着个活甲鱼,有的叫卖的还算厚道,绳子是绑在甲鱼身上,有的是绳子直接穿过甲鱼的壳,还有的,是穿过尾巴。
不管什么方法,甲鱼很难受,一直挣扎。叫卖的在哪卖甲鱼呢?小区门口,尤其是高档小区门口,他明明能弄个盆装着,或者杀完了放干净血摆好,但他非要活着倒吊,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当然有说法,无非就是这样新鲜,好吃,大补,肯定不是真话,事实是,他这么做,能激发某类人的同情心,看不得甲鱼受苦,就花钱买了,尤其是年后烧香回来的,行个善吧,原理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
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推行,不知道谁第一个想出来这招的,没多久,遍地开花到处都是,很多本来正常卖甲鱼的也纷纷效仿,那你想啊,一个新的模式出现了,为何会盛行,会被模仿?因为有效,最开始用这种方法叫卖甲鱼的那些人如果没卖出去,这个模式就到此为止了不会传播,所以从第一个想到这招的开始干到更多的甲鱼被倒吊起来,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看不得甲鱼受苦花钱买甲鱼的那些圣母,没有他们,这个模式就不会盛行。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讨厌圣母,因为从行为上看,圣母有错么?甲鱼倒吊受苦,圣母有同情心,看不得甲鱼受苦,花钱去买,有错么?圣母就是如此,他做的事,在当时,从他的角度出发,就是对的,就是善良的,毫无瑕疵,你都没法批评,你怎么能批评一个花自己的钱去解救甲鱼脱离苦海的人呢?圣母的第一个特征,道德上,表面看,永远是好人。
不知道南方的朋友感触深不深,就一到春秋,甚至冬天,街边经常有卖小猫小狗的,看着也就刚断奶,毛都不齐,还没什么保暖措施,几个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猫狗经过人类这么多年的驯化,又不像牛羊那样从事生产,它们的主要工作,除了导盲犬警犬牧羊犬等工作犬以外,其他的,就是给人类提供情绪价值,所以演化的从相貌到声音都特别可爱,尤其是幼崽,很能博取人类的同情心,我知道有的朋友会发出疑问,真有人买么?这都星期猫星期狗,回家活不过七天,哎,这种事,只要你总能见到,就说明有人买,而且卖的不错,商家不可能天寒地冻出来陪你玩呀,必然是有利益的。那你说买了这种猫狗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他是真的想买猫狗么?还是看到小猫小狗受苦同情心泛滥了呢?他如果真的早就想买了,那么多宠物店,网上还能领养,正规途径有的是,为何非要买街边的星期狗呢?
你要问他,他能说的也就是别的地方我管不了,我能力有限,但这个我看着了,我心疼,我就花钱解心疼,哎,这就是圣母的第二个特征,你说他真的善良么?不是的,他此时此刻的行为,仅仅是自己难受了,花钱自我感动一下,他走后,哪管洪水滔天,圣母很自私,永远只能看到第一层,就是他的自我感受,至于第二层,这些行为的背后逻辑,第三层,这些行为会造成的影响,第四层,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他要么想不到,要么想到了,却不在乎。
这两个特征结合起来,就是我常说的,圣母,只负责当好人,但不负责任。
当然,还有一类人,他们会说,我看到了不买,这些小猫小狗,不就冻死了吗?我不买别人也会买的,我就自我感动一下不行么?这些动物存在的目的不就是给人类提供情绪价值么,我买了它们,自我感动了,一个星期后它没了,我痛哭一场,又感动了一次,我获得了两次情绪价值,它们的存在不就有意义了么?
这段话可不是我想到的,是我跟一个特别喜欢买宠物,但买完不好好照顾,养什么死什么的姑娘聊星期狗时,她瞪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亲口说出来的,我想问问大家,听完这段话,有没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你敢跟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来往么?圣母起码还有个伪善吧?不管她内心多龌龊,多肮脏,她得戴一个虚伪的面具吧,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是不能大张旗鼓讲出来的,但这种连伪善都懒得装的,我好像在一些犯罪栏目里看到过。
最后,我特别好奇,那些花钱买了甲鱼的,是怎么处理的,是吃了么,还是随便找个河沟放生任其自生自灭,或成为外来物种威胁本地生物了?
来源:说道儿易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