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免疫学》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在对全球8000名百岁老人的追踪中,女性占比高达75%。科学家发现,这些长寿女性的免疫系统呈现出独特的“抗衰韧性”——更高的CD4+T细胞水平、更活跃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更缓慢的免疫衰老进程以及平衡的免疫细胞组成。
《自然·免疫学》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引发广泛关注:在对全球8000名百岁老人的追踪中,女性占比高达75%。科学家发现,这些长寿女性的免疫系统呈现出独特的“抗衰韧性”——更高的CD4+T细胞水平、更活跃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更缓慢的免疫衰老进程以及平衡的免疫细胞组成。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性别与寿命的潜在关联,更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免疫系统的年轻态,或许是健康长寿的关键密钥。
人体免疫系统由万亿级细胞构成精密网络,其中两类核心成员尤为重要:
1. CD4+T细胞:免疫系统的“指挥官”,负责识别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女性体内更高水平的CD4+T细胞,相当于拥有更强大的“敌情预警系统”。
2. 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的“哨兵”,能高效捕获病原体信息并传递给B细胞,后者则生成针对性抗体。女性更活跃的树突状细胞功能,解释了为何她们对疫苗的响应普遍优于男性。
研究显示,这些细胞的效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35岁后,免疫细胞活性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到60岁时,免疫系统的病原体识别能力可能仅为年轻时的20%。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衰老”,与癌症、感染风险上升直接相关。
免疫系统的衰退并非匀速发生。胸腺退化是核心诱因——这一器官在青春期后逐渐萎缩,至中年时功能丧失90%,导致新生T细胞数量锐减。与此同时,现存免疫细胞的“记忆库”因持续应对病原体而超载,最终陷入“功能耗竭”状态。
这种现象在慢性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群中尤为显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长期携带这些病毒会加速免疫系统老化,使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提前5-8年。而女性之所以在免疫衰老中更具优势,可能与其X染色体上的免疫相关基因冗余保护机制有关。
随着再生医学的进步,科学家提出突破性的健康管理策略:在免疫系统处于黄金状态时(通常建议25-35岁),通过外周血采集存储高质量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在-196℃液氮中进入“时间停滞”状态,未来可通过以下方式重启健康潜能:
1. 免疫重建:化疗或放疗后回输自体细胞,帮助重塑受损的免疫屏障。
2. 精准治疗:作为CAR-T、TCR-T等细胞疗法的原料,针对性清除癌细胞。
3. 抗衰老应用:实验证实,年轻免疫细胞可改善老年个体的免疫功能,延长健康寿命。
目前,国际已制定严格的细胞存储标准,要求采集、检测、冻存全流程符合GMP规范。以我国博雅干细胞为例,其建立的自动化细胞库系统可实现99%以上的细胞复苏存活率,并通过国际AABB认证,确保存储细胞的质量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现代低温生物学可以让细胞进入“冬眠”状态,等到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将其唤醒使用。博雅干细胞独有的专利技术使免疫细胞休眠数十年后仍保持活性。
从百岁老人的免疫奥秘到现代生物技术的突破,人类正逐步解码延长健康寿命的方程式。免疫细胞存储作为个体化医疗的前沿领域,不仅为未来医学提供“生命保险”,更赋予我们主动管理健康的可能。正如《科学》杂志所言:“21世纪医学的突破,或将始于今天保存在液氮罐中的一粒细胞。”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为人类打开新的希望维度。
来源:每天的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