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芸薹(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 DC.)是十字花科芸臺属的植物,别名芸苔,油菜,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芸薹(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 DC.)是十字花科芸臺属的植物,别名芸苔,油菜,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直立,基生叶大头羽状深裂,顶裂片圆形或卵形,侧裂片一至数对,卵形;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
总状花序在花期呈伞房状,花鲜黄色,卵形;种子球形,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芸薹,主要产于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及四川等省份,多生长在田间、河塘边、山坳里。
喜冷凉,抗寒力较强,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可选择春播或秋播。
芸薹为主要油料植物之一,种子含油量40%左右,油供食用;嫩茎叶和总花梗作蔬菜;种子药用,能行血散结消肿;叶可外敷痈肿;
茎木可作药用,有凉血散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用于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等症状,在《新修本草》《食物本草》《本草求真》等均有记载。
油菜花作为春季最具代表性的农作物景观之一,不仅拥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以下从植物特性、民间叙事、文化意象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植物学特征解析
1. 形态结构
花序特征:总状花序由30-50朵十字形小花组成,单株花序长度可达30cm,呈现典型的无限生长模式
花色演化:花瓣呈明黄色系(RHS色卡13A),随花期推进由柠檬黄向橙黄渐变,与花青素积累呈正相关。
2. 生态适应性
根系发育:主根深达1.5-2m,侧根发达,形成45°放射状分布,确保在贫瘠土壤中的营养吸收
光周期响应:临界日长12.5小时,春化阶段需≤5℃低温持续15-20天,完成春化后20-25天进入盛花期
二、民间传说类型学分析
1. 救赎型叙事(江西婺源)
叙事结构:少女献祭(冲突)→ 金簪化花(转化)→ 生态恢复(解决)
文化编码:将自然灾害解释为道德失衡,通过牺牲仪式重建天人关系
2. 爱情悲剧型(云南罗平)
空间符号:油菜花田作为禁忌空间,见证跨阶层恋情的毁灭
色彩象征:金黄色既是财富隐喻,也是永恒爱情的视觉化表达
三、农耕文明的文化隐喻
1. 时间符号体系
花期物候:在长江流域成为春分节气的生物钟,指导"九尽花开"的农事安排。
历法功能:古代"二十四番花信风"将油菜花列为惊蛰第三候的指示植物
2. 经济人类学价值
景观资本化:现代乡村旅游中,每亩油菜花田可产生300-500元的景观溢价。
生态美学:形成"花海-村落-梯田"的视觉层次,重构传统农业的空间审美。
这种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农作物,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经历着从生产物资向文化符号的功能转换。
其明艳的色泽不仅点亮了春天的田野,更折射出农耕文明与当代社会的对话关系。
️有关油菜花的古诗词: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唐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春思 其三
南宋 · 洪咨夔
蝴蝶深深浅浅黄,
被春恼得一般狂。
打团飞入菜花去,
自信世间无别香。
自过汉水菜花弥望不绝土人以其子为油
南宋 · 项安世
汉南汉北满平田,
三月黄花也可怜。
惟有书生知此味,
可无诗句到渠边。
油灯夜读书千卷,
齑臼晨供饮十年。
今日相看总流落,
洛阳樱笋正争先。
文字信息来源网络
来源:寒梅怒放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