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借助AI技术,我们和古人不再只是“平面交流”,有了更强的互动感和现场感,很多以前觉得枯燥的知识点也被大面积传播。
早上被李白说
中午被孟郊说
下午被宋徽宗说
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说
……
你被“老祖宗”教育了吗?
“回答我”!
最近,在AI的帮助下
教科书上的人物插图
好像都“活”了
其中
古人的“回答我”更是爆火出圈
以情绪化的表达发出“灵魂拷问”
大声质问屏幕前的网友
反差感拉满,网友说
“仿佛8G冲浪连上古代WiFi”
被吐槽“写诗卖惨”的杜甫回应
“如果是你
在安史之乱里逃难三年
手机被抢、Wi-Fi全断
你不‘ emo’啊?
回答我!你难不难受?”
还有唐伯虎在线回怼“不务正业”
秦始皇唐太宗互争千古一帝……
视频结尾
都要来一句“回答我!”
网友说
“平时对历史了解没有这么详细
现在听到他们‘本人’讲
有一种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觉”
“忍不住想看,太上头”
知识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入脑了
不止如此
连莎士比亚、梵高
甚至孙悟空
被武松打的虎、喜羊羊……
都开始“回答我”
不少官方账号
消防、警察、博物馆、文旅
……
也连夜“套公式”
开始整活科普、宣传
官号整活下的可都是猛料,甚至在评论区“优雅”互动:回答我!!!
如今,借助AI技术,我们和古人不再只是“平面交流”,有了更强的互动感和现场感,很多以前觉得枯燥的知识点也被大面积传播。
而且,这些短视频将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作品融入现代语境,降低了公众接触历史的门槛,使得历史知识和文化观点的输出更亲切,能够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力,进而寓教于乐。
对于“回答我”系列视频爆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宏超表示,这背后是微妙情感的同频共振。
正如一位网友留言,“平时我对历史了解没有这么详细,现在听到他们‘本人’讲,有一种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觉。”让以前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历史无感的人重新燃起兴趣,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回答我”系列视频的火爆再次证明,哪怕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迷人的“老祖宗”们归来仍是“顶流”。这背后折射出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爱护,也充分体现出国人以有趣的互动形式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信心与热情。
当然,AI创作也要注意边界,不能陷入低俗的恶搞,让“创作”仅仅流于形式,也要避免出现飙脏话等擦边行为。创作者在用AI生成视频时,除了有意思的形式,还得带上对历史的敬重、对历史人物的基本了解,作品才不会轻浮、猎奇、恶趣味。
#今日话题#
你刷到过“回答我”热梗吗?
对此你怎么看?
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 👇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