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一个大枣,对血压有何影响?医生说出了实情,不妨了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15:32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每天吃一个大枣,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影响,这事儿很多人都在说。

街坊四邻、养生节目、还有短视频博主,全在夸,说大枣补气血、养颜美容、还能调理脾胃,好像一颗枣子能治百病似的。

但有人就纳闷了,这玩意天天吃,到底能不能对高血压有点儿实打实的帮助?医生这次也憋不住了,说了实情,但这实情,真不是大多数人想的那样简单。

其实啊,大枣对血压的影响,根本不在钾含量、不在降压分子,也不在它那点儿红皮甜肉,而是在人的肠道菌群,这个说法听着怪,咱们往下慢慢说。

不少人一听“肠道菌群”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就是排便通畅、不便秘、肚子少胀气这些事儿。但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研究在说,肠道菌群跟血压高低,关系大着呢。

就拿2021年《Hypertension》那篇研究来说,美国心脏协会搞了一项追踪调查,对1157名35岁到65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肠道菌群检测。

结果发现血压高的那群人,体内一种叫Prevotella的菌种明显过多,而益生菌像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这些,全都偏低。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菌群失衡会让肠壁产生微小炎症,导致血管张力异常,血压就被拉高了。这个机制啊,不是靠几片降压药就能调整的。

那大枣和肠道菌群有啥联系呢?不少人不知道,大枣的糖分不光能提供能量,它还有一种叫做“多糖”的成分,这玩意不能被胃直接消化,得下到大肠才被肠道里的细菌“吃掉”。

一项202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做的实验里,研究人员拿老鼠做测试,给一组老鼠每天喂含枣多糖的饮食。

结果6周以后,老鼠肠道里Bifidobacterium的数量暴涨了160%,而且老鼠的血压比对照组低了差不多12 mmHg,这个差距在医学上是有意义的。

换句话说,大枣不是直接降血压,而是把“降压菌”喂饱了,这思路和传统理解就完全不同。

不过,这事也不是说多吃就多好。得吃得巧。那种超市里卖的枣干,有的糖分做得死甜,表面还撒了点油或者糖浆,这类加工过的枣,对菌群反而不好。

因为加工食品里的某些添加剂,比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这些,能抑制菌群繁殖,反倒起了反效果。所以医生才提醒

许多高血压患者常常疑惑:枣这么甜,会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呢?血糖高了,是不是血压也容易跟着上去?

这点儿也有人研究过。2019年《Nutrition Research》杂志刊了一篇沙特大学做的实验,他们把健康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吃七颗中等大小的枣,一组不吃,连续28天之后。

发现吃枣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没变,反倒胰岛素敏感性稍微提升了点,研究人员推测是因为枣中的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延缓了糖的吸收速度。

这里的逻辑又拐了个弯——不是说甜的食物就一定升血糖,关键看糖的释放速度,还有跟啥一起吃。

讲到这儿,也得说个反例。有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老伴看电视学了点养生知识,坚持给他每天煮三颗大枣泡水喝,喝了一年,血压不降反升。

医生一查,发现老爷子喜欢空腹喝枣水,结果胃酸分泌没跟上,肠道菌群反而紊乱了,加上他饭量又大,枣水里的糖让他的饭后血糖飙升,最终带动了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自然升了上去。

所以啊,吃枣这事,不是喝点枣水就管用,得看吃的时间、量、身体状况,都得搭配好才行。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就是大枣还能影响睡眠,而这,跟血压也有说不清的勾连。2020年中南大学的一项数据分析表明,睡眠质量欠佳者,其高血压发生率竟高达61%。

而大枣里头的环磷酸腺苷和γ-氨基丁酸这两种物质,被认为有一定助眠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做过小样本临床测试,30名中度失眠者连续两周服用大枣提取物,其中有18人入睡时间提前了15分钟以上,夜间醒来的次数也减少了。

这种睡眠改善,进而有可能让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更平稳,从而减轻早晨血压波动的问题。

不过这也不是说大枣是天然安眠药,助眠效果也因人而异。像有些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大枣反而容易腹胀、消化不良,肚子不舒服了,睡眠更差,连带血压也飘了。

这种人就得换个思路,少吃点儿枣,或者跟陈皮、山楂这些搭着用,别光信一种食物能解决所有问题。

再来说个被忽视的数据。2022年国家心血管中心发布的一份健康行为干预报告显示,城市中4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患病率达到33.2%,其中饮食中“摄入植物多糖不足”的人群,发病率高了近18%。

这“植物多糖”是啥?说白了,大枣里那种不能被胃消化、但能被肠道细菌利用的纤维物质,就是它们。

这种物质不像白米白面的淀粉那么容易让血糖波动,它能延缓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缓解餐后高血糖反应,也间接稳定了血压水平。

只是很多人平时饮食里根本没多少天然多糖,天天吃加工食品,这一环节就断了。所以,大枣虽然小,但它补的恰好是现代人最缺的一块板。

这话说回来了,大枣对血压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天天吃就能降压”的万能工具。但它的作用,确实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如果从肠道菌群、糖代谢、睡眠调节这些多角度来看,它像是一个不起眼的“辅助角色”,默默在幕后拉着血压这根线。最怕的,是一知半解的人用它当主角,结果搞错了方向,血压没降,倒添了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枣通过肠道菌群影响血压,那如果一个人肠道菌群本身就紊乱,或者他在吃抗生素、肠炎恢复期、大病初愈,这时候吃大枣还有意义吗?

答案是,这时候吃大枣反而是个“试错”的好机会。人的肠道菌群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哪怕是抗生素杀得只剩半壁江山,只要后续饮食跟得上,菌群是能重新建立生态平衡的。

而大枣这种天然多糖+植物活性物质的组合,恰好就是“种草养菌”的一把好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3年的一项临床追踪就提到,在40名术后肠道菌群严重失衡的患者中。

采用每日食用天然大枣的方式配合饮食干预,4周后有35人的菌群多样性回升了80%以上,其中24人的血压比术前下降了5~10 mmHg。

虽然不能说这是大枣单独的功劳,但至少证明了:在菌群重建期,大枣这小东西,是可以发挥正向作用的。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