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民促会家长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学术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新加坡家庭教育研究院教授。
本期专家
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民促会家长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学术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新加坡家庭教育研究院教授。
大脑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的发现,是人类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情感和社会互动提供了全新视角。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贾科莫·里佐拉蒂和他的团队在研究恒河猴时发现了镜像神经元。它们不仅存在于运动皮层,还涉及情感反应的皮层区域,如额、顶和颞上回等脑区。当观察他人的行为时,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使我们能够体验到与观察行为相关的情感,从而迅速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感受,还可以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镜像神经元在社交互动中也有重要作用,使我们能够预测他人的行为,从而作出合适的反应,增强共情能力和社交能力。研究发现,当看到一个人陷入痛苦时,你大脑中负责痛苦的区域会被激活。当看到一只蜘蛛爬到别人腿上时,你也会感觉好像有东西在自己腿上爬,这是因为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了。那些特别能够体会别人感受的人,镜像神经元系统也表现得特别活跃。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与镜像神经元直接联系。从“看见”的瞬间,思维就同时开始了。你所看见的就是你所思维的,即“所见即所思”。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感性认识器官和理性认识器官是合一的。所以,由镜像神经元带来的“镜像革命”,其实是孩子眼睛里的革命!镜像神经元也为人们观察儿童学习的过程提供了线索。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一审:曹 磊二审:李 津三审:赵海旭阅读更多精彩内容,二审:李 津三审:赵海旭一个很危险的现象:孩子们聚在一起, 不再嬉戏玩耍了……热播剧《小巷人家》:子女长大后会不会孝顺,早就注定了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父母支持其辍学,最后竟过成了这样……听了北大教授在《十三邀》上的一番话,孩子我今天不谈成绩,只教你如何幸福《变形计》最惨女孩,妈妈去世,爸爸入狱:被城市妈妈收养9年后,如今活成了这样……来源:常春藤亲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