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引领——热烈祝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闭幕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历程,展现着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梦想追求。

“一颗心,一个圆,一齐拥抱紧相连……”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烟花再次闪耀琼岛之夜,三亚体育中心体育场的主火炬渐渐熄灭,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闭幕。

海风习习,情意融融。

11月22日至30日,9天时间里,56个民族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欢聚鹿城,共襄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历程,展现着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梦想追求。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勇担时代任务、历史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时代画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这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增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民族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精神价值。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推动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有效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

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互鉴融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开幕式“天下一脉”篇章中,各族织、锦、绣技艺同台亮相,编织成“中国结”,汇成五彩斑斓的中华文化大观,寓意各民族共创灿烂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

追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呈现中华文化的枝繁干壮、美美与共,开幕式为运动会精彩起笔,奠定了其浓厚的文化基调。

从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到“天涯共此时”主题的民族大联欢,从运动会吉祥物到宣传片、专题片、会歌等……文化之韵、文化之味、文化之情,深深浸润流淌,璀璨了三亚的天空。

竞赛项目丰富完善,焕发文化生命力——

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草原,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武术、龙舟、秋千、陀螺等18个传承已久的竞赛项目,在赛场上激情绽放,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中丰富的人文样态和生命情感。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运动员参加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押加项目,上海代表团运动员参加海南岛盛行的攀椰竞速项目……经过项目的改革创新、文化的碰撞交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一域走向全国,成为各民族共有共享共传的文化瑰宝,让古老运动焕发时代活力。

表演项目亮点纷呈,增强文化自豪感——

竹竿舞、达瓦孜、舞龙舞狮……竞技、技巧、综合三大类170个表演项目精彩亮相、气势如虹,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成果的一次大检验。

广东代表团表演项目以“竹竿舞+杂技”的高超技艺火爆出圈,视频全网浏览破亿,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网友直呼:“真是宝藏运动会!”

作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生动见证,舞龙舞狮流行于全国各地。本届运动会上,香港、澳门代表团带来的舞龙舞狮项目威武提气,别具风采。“我是一名教师,我会带领学生继续将醒狮文化发扬光大。”澳门运动员黄梓轩说。

文化活动独具匠心,彰显文化自信心——

民族大联欢打造“百花民舞场”“民俗社火集”“国潮非遗街”等,各民族近距离体验优秀民俗和非遗项目,共同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融合了《尚书·禹贡》、苏东坡诗词、黎锦等元素的吉祥物“吉贝”,以及一系列运动会文创产品富有巧思,深受国潮爱好者追捧。

中华一脉,绵延不绝。

中华文明滋养了各民族传统体育,而各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新时代光彩,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二、搭建活动平台,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着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以赛交友、共促团结的平台,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验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共同体情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乐融融。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主流。

新时代,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体育为媒、以赛事促融,促进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和谐相处、相亲相爱,共同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实现各地区代表团大团圆——

表演项目龙腾狮跃,龙舟赛中奋楫争先,武术赛出中华精神……运动场上,港澳台运动员与全国各地各族运动员同场竞技、共享盛会。

本届运动会,在筹备过程中,邀请香港、澳门组成代表团参赛,邀请台湾有关方面继续组成代表团参赛。香港、澳门首次组成代表团参赛,在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首次实现各地区代表团大团圆。

当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5个代表团、56个民族在开幕式上一同升国旗、唱国歌,每个人的爱国心弦都被拨动了!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民族大联欢上,港澳台运动员和全国各族运动员同歌共舞,当《中国人》《爱我中华》的歌声响起,现场每个人都激情澎湃、无比动容!

实现赛场内外和谐相处、共享共乐——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坚持“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定位,不设金、银、铜牌,将民族团结作为最高荣誉;突出共同参与导向,增设攀椰竞速等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易于普及传播的传统体育项目,搭建共学、共享、共乐的平台。

“厉害!”“想喝椰子水不?”攀椰竞速场边,海南运动员符诗军、广西运动员韦姬华结成一对“姐妹花”,互教家乡话。

押加场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团运动员提亚那克与海南代表团运动员吉航敬经过激烈的“背对背”角逐后,又面对面拥抱致敬……

赛程过半之际,各族运动员、游客、群众欢聚天涯海角,锅庄连心、打跳传情、沙滩共乐、赠礼合影,同跳“圆圈舞”,其乐融融。

民族一家亲,天涯共此时。“天下相亲与相爱,动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脉……”各族运动员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绘就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画卷。

三、紧扣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领方向,展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璀璨星斗,点亮无垠苍穹;多元一体,孕育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顺应历史趋势,肩负时代使命,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文化活动、赛事组织、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全过程,引领中华儿女建设共同家园、坚定共同身份、享有共同名字、实现共同梦想。

文化活动彰显多元一体——

开幕式“中华一体”篇中,山、河、海元素交织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坚忍包容的精神气质,庄严巍峨的“华表柱”所展现的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寓意深远。

从“动起来”的清代宫廷《冰嬉图》,到“国画风”的四季体育项目展示……运动会期间举办的“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用700余件文物、800余件文献和图像资料,勾勒出中华传统体育内涵厚重、交融汇聚的历史文脉,彰显出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蔚为大观!”“展览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是文化相通的!”各代表团通过沉浸式观展和体验,深切感受到各民族体育所扎根的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以“家园”为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以“自贸港”为主题的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趋势。

赛事改革紧扣主线——

湖北首次参加珍珠球项目,黑龙江首次组建押加队,浙江组建首支木球队……本届运动会上,56个民族的运动员都能参加全部项目,赛场上活跃着各族运动员同台竞技的身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运动会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对赛事项目进行改革创新。

本届运动会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扩大集体项目汉族运动员参赛比例,首次将汉族运动员参赛扩大到个人项目,实现所有比赛大项参赛运动员民族成分大团圆。

各行各业各族群众深化认识——

“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我们不仅学习了接待礼仪,还深入学习了民族文化知识。”志愿者李晋瑶说。

“通过运动会,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各民族也以体育作为桥梁加深了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画面。”参与宣传工作的迪拉热·阿地力江说。

“画耀盛会,民族运动风采”画展上,数十名青少年以运动会为主题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为运动会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反映出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深深认同与热爱。

除了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还有近7000名赛会志愿者、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千余名媒体记者……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运动会故事。

通过参与运动会,说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讲民族团结的故事,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华儿女建设共同家园、坚定共同身份、享有共同名字、实现共同梦想行动更为坚定。

四、感恩奋进,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上作示范,展示了新时代辉煌成就,体现了奇迹的创造来自凝心聚力,伟大的成就源于共同奋斗,共同构筑了更为强大的“同心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首次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团结奋斗扬帆征程”为主题,广泛凝心聚力,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示发展成就,感悟思想伟力——

“塞上江南”产业蓬勃发展、天山脚下“兵地一家亲”……开幕式上,35个代表团每个30秒的驻停表演,以独有方式集中展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场景。

高铁飞驰、深海探测、火箭发射、太空行走……开幕式“团结一心”篇章,展现各民族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创造了新时代发展成就,共绘“同心圆”。有观众点赞:“‘中国速度’领跑世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博后村、玫瑰谷、崖州湾科技城……以“足迹”为主线的参观考察活动,让各族运动员、教练员亲身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感悟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家表示:“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新农村”“科技成果令人震撼”。

推出创新举措,赋予“三个意义”——

作为强国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文旅融合、商贸往来、乡村振兴搭建独具特色的平台,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沉的文化力量。

“蹴”就团结情、尽享“村BA”、共赴“山海之约”……创新开展“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既拓宽了运动会广度,又普及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天马旅游文化园、三亚河、大茅远洋生态村……运动会将一些比赛场地设在旅游景区,让运动员、游客“跟着赛事去旅游”,共享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果,生动践行了赋予“三个意义”。

弘扬伟大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赛场上,源于明代瓦氏夫人抗倭而创制的板鞋竞速,与各族群众劳动生产密切相关的木球、珍珠球、高脚竞速等项目,在运动员并肩作战、挥汗如雨的拼搏中,再次彰显出中华民族团结协作、敢拼会赢的特质禀赋。

上海代表团运动员韩东首次参加攀椰竞速项目,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她在比赛中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然而她不放弃,在观众鼓劲助威中终于爬向顶端。她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超越自己,爬上去!”

这个赛场上,有牵手并进的“夫妻档”,有薪火相传的“父子兵”,有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仍坚守赛场的老将,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崭露头角的小将。

运动会提供了团结拼搏的赛场,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感恩”伟大时代,“携手”勠力同心,“奋进”勇毅前行……闭幕式演出以“共筑精神家园”为题,昭示着以运动会为新的起点,各族人民将用心用情用力共筑我们的精神家园,书写这个美好时代的华章。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圆满闭幕,团结之光闪耀天涯海角,奋斗号角响彻神州大地,“同心之火”在中华儿女心中熊熊燃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记者:李翠)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