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十月田“一镇多品”绘就“三农”新图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5 07:08 3

摘要:如果把十月田镇的农业产业比喻为糖葫芦,想必口感十分丰富。凤梨、百香果、阳光玫瑰葡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多品开花,串联起十月田镇“三农”发展新格局。让小镇的农业经济发展如糖葫芦一样红红火火,当地老百姓的日子如糖葫芦一样甜甜蜜蜜。

南海网记者 鲁启兰

如果把十月田镇的农业产业比喻为糖葫芦,想必口感十分丰富。凤梨、百香果、阳光玫瑰葡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多品开花,串联起十月田镇“三农”发展新格局。让小镇的农业经济发展如糖葫芦一样红红火火,当地老百姓的日子如糖葫芦一样甜甜蜜蜜。

十月田镇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近年来,当地通过引入一个又一个农作物“新成员”,村村种起“名特优新”农产品,把打造“一村一品”“一镇多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拓展农户增收致富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多品开花 特色产业集群成势

眼下,十月田镇的凤梨陆续迎来丰收时节。近日,记者在海南太阳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岛公司”)十月田凤梨生产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将田间地头的凤梨进行采收、分拣,一派繁忙景象。自2009年在十月田镇承租1100亩土地至今,太阳岛公司的凤梨生产基地已扩至2800亩,并在十月田镇塘坊村建成2000平方米的总部及仓储包装中心,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设施,成为昌江凤梨产业的标杆企业之一。

太阳岛公司工人正在运输刚采收的凤梨。记者 鲁启兰 摄

“每年3月至5月是我们的采收销售区,凤梨会销往全国各大市场。一年的总产值近9亿元。”海南太阳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呙中安表示,昌江冬季拥有充足的阳光,极其适合凤梨成长。

近年来,昌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吸引了众多农产品企业的争相入驻。在距离塘坊村不远处的才地村种植基地里,由海南亿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晶莹剔透,长势喜人。公司负责人王录明介绍,十月田镇具备“台风影响小、昼夜温差大、恰当的晨雾湿度”三大优势,在他眼中是阳光玫瑰葡萄的黄金产区。

“十月田镇独特的‘小气候’,让我们的反季节种植更加顺利,每年四月便可采收上市,是全国最早成熟的一批阳光玫瑰葡萄,能够尽早抢占市场先机,目前三月份已经收到了许多的预订单,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王录明说。

十月田镇刚刚采收的凤梨。记者 鲁启兰 摄

随着凤梨、阳光玫瑰葡萄、百香果等“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十月田镇“一村一品”版图日益丰盈。据统计,2024年,十月田镇全年累计菠萝种植3.5万亩、香蕉1.77万亩、圣女果0.8万亩、菠萝蜜5061亩、芒果4900亩、火龙果2120亩、百香果2057亩、阳光玫瑰葡萄1365亩。全镇2024年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6.71亿元。其中菠萝产业产量4.98万吨,产值2.49亿元;香蕉产量4.8万吨,产值1.44亿元;菠萝蜜产量8400吨,产值0.44亿元;芒果产量2900吨,产值约2000万元,圣女果、百香果、芒果、阳光玫瑰葡萄等相较同期保持增长态势。

村村有特色,户户有奔头。特色农业不仅成为村庄的标识,更化作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技术赋能 农户百姓增收有“道”

在才地村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里,工人张庭毕正熟练地给葡萄套袋,预防病虫害。他笑着说:“一年四季都有活,很充实,我们夫妻俩都在这边工作。有工资拿,还能跟着企业学技术,等条件好了,自己也承包几亩地试试!”

工人张庭毕正在给葡萄套袋。记者 鲁启兰 摄

在十月田镇,像张大哥这样“家门口就业”的农户不在少数。通过“村企合作”模式,太阳岛公司、海南亿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带动当地多名农户转型为产业工人。

海南佳业农业有限公司自2023年入驻昌江十月田镇南岭村,主要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种植面积约500亩。公司销售经理吴能杰告诉记者,百香果种植基地雇佣周边农户40余人,长期工月薪达4500元,零工日薪150元并提供午餐,为农民提供了稳定就业渠道。

工人陈龙俊正在修建枝叶。记者 鲁启兰 摄

“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学到了更多的百香果种植知识。”百香果种植基地工人陈龙俊感慨道:“现在既能学技术,又能赚钱,生活更有奔头了!”

十月田镇的好清村是远近闻名的“凤梨村”,2024年全村依靠种植凤梨年总产值破2亿元。好清村党支部书记何建才介绍,为了让村民都能吃上“凤梨饭”,当地政府鼓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群众以自主种植、土地出租、就业务工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引导村民就近到附近凤梨基地务工学习掌握凤梨种植实用技术,让全村稳步走上凤梨产业发展致富的新道路。

好清村凤梨种植基地。记者 鲁启兰 摄

十月田镇还积极探索村村联合、村企合作、农企利益联结的发展路径,整合土地资源,开工建设塘坊村黑山羊全产业链育种场(二期)、沙田村粮食与高效农业轮种项目,加大南岭村凤梨项目、才地村和王炸村香蕉项目二期等村集体项目扶持力度,吸纳村民入股分红,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去年十月,昌江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一期)在十月田镇开工建设,将打造集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预计今年十月竣工。物流园建成后,将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除了掌握种植技术,还能通过电商直播、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实现自主创业。

通过土地整合、技术扶持、品牌共建,昔日的零散种植正向着标准化、集群化升级,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乡村振兴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全链升级 垦地融合新蓝图

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十月田镇的农业产业链条正不断延伸。

今年2月18日,随着昌江垦地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示范区)的正式启动,十月田镇农业发展也迈入了新的阶段。该产业园规划总面积6.65万亩,以“粮+N”产业为基础,聚焦水稻、菠萝、西红柿等主导产业。园区还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硅谷成果转化基地、海南自贸港西部农产品中心、垦地融合乡村产业振兴标杆为目标定位,推动昌江农业向智慧化、国际化跃升。

“目前我们也正在推动重点企业办理出口认证,助力昌江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十月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谢朝江告诉记者,职能部门将持续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质量管控,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谢朝江还透露,下一步,十月田镇将结合旅游公路建设,探索发展“农业+旅游”融合业态,推出采摘体验、研学游等项目,“我们计划搭建联动平台,让游客在采摘的同时,能直接预订其他农产品,促进全产业链消费。”谢朝江说。

当前,在垦地融合的蓝图下,随着仓储物流园、智慧农业系统的不断完善,十月田镇正在加速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据统计,2024年十月田镇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7亿元,同比增长7.22%,其中种植业产值14.94亿元,同比增长6.73%;畜牧业产值2.31亿元,同比增长11.98%,渔业产值3870.5万元,同比增长20.65%。

甜蜜事业,未来可期。如今,走进昌江十月田镇的村庄,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果香,满载农产品的货车川流不息。从“单一种植”到“全链融合”,从“传统农户”到“新型农人”,十月田镇正以“一镇多品”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南海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