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端材料研发领域,针对小试材料少、贵、高通量筛选实验量大的问题,上海昌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历时3年研发推出的DHE-15微型精密共混挤出系统,正在重构研发经济模型:
材料昂贵,料少?交给我,15ml即可满足您的共混挤出试验需求。
在高端材料研发领域,针对小试材料少、贵、高通量筛选实验量大的问题,上海昌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历时3年研发推出的DHE-15微型精密共混挤出系统,正在重构研发经济模型:
· 15ml 垂直式挤出 微量加工 平台,节省95%研发耗材成本
· 搭载微量物料精准喂料技术
· 专利双螺杆同向剪切系统实现高分散
· 模块化精准控温支持RT~400℃全温域加工
技术突破:
· 微型锥形双螺杆动力系统实现实验室级精准共混
· 特种螺杆联动结构打破传统实现垂直方向挤出
· 循环回路中集成传感器实现流变性能的连续在线监测。
· 全密闭惰性环境满足特种工程塑料加工需求
智能化垂直式锥双挤出系统VS传统卧式锥双挤出系统
这款垂直挤出式微型锥形双螺杆共混仪较传统设备优势显著:其低物料消耗特性可快速完成注塑、薄膜、长丝、切粒等多种挤出工艺,实验效率与结果重复性同步提升。系统搭载的螺杆扭矩实时监测功能,六段独立控温模块,使加工过程精准可控,在降低研发成本的同时,为材料科学研究提供了更高效的实验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迈进。
微型化:设备尺寸为580*360*780mm,占地小,能在实验台和通风橱操作使用。使用5~15g原料即可开展共混实验,特别适合微量样品的加工实验。
专业化:螺杆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螺旋变距变径螺杆,有效防止高粘聚合物爬杆;料腔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混内循环通道,可模拟聚合物在螺杆中停留时间。
功能化:配备自主设计的流变控制软件,可测量混合物的流变性能,具有轴向力测量,可实现单次循环共混、定时循环共混、连续加料共混、定速共混、定扭矩共混加工实验模式。
快速化:实验操作简捷高效,从熔融、聚合、挤出到注塑样条仅需十几分钟
维护简单化:料筒可180°平开,方便料腔和螺杆的清洗及保养;螺杆和料腔均采用进口模具钢,并进行最低磨损和耐化学处理。
扩展化接口:可配套微型注塑机使用,制作注塑样条。可配备拉膜和纺丝口模,开展模拟纺丝、流延膜加工、水冷切粒等实验。
应用范围
热塑性塑料:如PLA、ABS、PP、PE等,用于研究熔融行为、共混改性及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橡胶
弹性体:如TPU、SEBS,探索其在高剪切下的动态硫化或纳米填充效果
聚酯类材料:如PLA、PBS、PHA,研究加工温度对分子量降解的影响,或与淀粉/纤维素共混提升性能。
药物载体:用于控释系统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如PLGA),实现活性成分的均匀包覆。
纳米颗粒分散:如纳米黏土、SiO₂、TiO₂填充体系,利用高剪切力实现均匀分散,研究增强或功能化效果
医疗耗材:连续快速地熔融纺丝及拉膜,使微型锥双挤出共混系统广泛应用于手术缝合线、输液管、血液透析器材、药丸包衣、药品包装材料等材料的研发。
导电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与高分子的复合,开发柔性电子或抗静电材料
高性能塑料:如PEEK、PI、PPS,优化高温下的塑化工艺,减少热降解
生物基材料:竹粉、秸秆纤维与高分子的共混,研究可再生资源的加工可行性
3D打印线材:通过共混改性(如添加磁性颗粒、阻燃剂)制备功能性线材,优化挤出均匀性
更多信息请联系
上海昌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期待与您合作
来源:科技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