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度3.5米,飞行速度7米,喷幅6米,准备起飞!”3月21日,在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花沟村的麦田里,伴随着种粮大户陈亮奎的指令,一架大疆T60农用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麦田匀速飞行,实施化学除草、追肥等作业。
“高度3.5米,飞行速度7米,喷幅6米,准备起飞!”3月21日,在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花沟村的麦田里,伴随着种粮大户陈亮奎的指令,一架大疆T60农用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麦田匀速飞行,实施化学除草、追肥等作业。
在北斗导航精准定位的助力下,无人机能准确识别虫害区域、定量施药施肥并实时监测苗情。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500 亩麦田的飞防作业。
“使用无人机作业,不压苗,不伤苗,不重喷,不漏喷,喷洒均匀,还能自动避障绕障,提高病虫害防控的综合效能。”陈亮奎告诉记者,目前,建安区植保无人机普及率持续提升,作业效率达传统机械的20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为夏粮稳产增收提供保障。
田间地头上,纵横阡陌间,旋耕机翻整土地,无人机实施植保作业,智能化平台直送追肥方案……
“你看,这是施肥方案查询结果:灰质壤质老土,小麦施肥建议:每亩基肥(23:14:8)54公斤,返青拔节期追肥尿素7公斤。”在不远处的另一块麦田里,正在准备追肥的农户王金鸟将地块位置信息发送至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平台,很快便收到包含土质特点、肥料种类及追肥量等信息的追肥方案。王金鸟说,这几年种地的施肥方案都从该平台获取的,方便快捷又准确。
2017年,建安区依托许昌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在河南省率先开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全区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覆盖率保持在 80%以上。
“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让服务更精准、高效。”许昌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负责人史慧芳说,该平台是许昌首家土地管理一站式服务商,为农民提供农资配送、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农民培训、电子商务与智能配肥等服务,解决土地“耕、种、收、管、售”中的难题。
据了解,2024年建安区小麦播种面积 72.69 万亩,目前小麦平均群体数量为117万株,一二类苗 24.84 万亩,旺苗 47.85 万亩。新技术、新装备在小麦春季管理中大量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建安区 70 万亩小麦春管工作节本增效超 2000 万元,全年预计达 8000 万元以上。
近年来,建安区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不断加大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目前,该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分别为小麦98.9%、玉米96.3%、大豆99.1%;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69.8%,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96.4%,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先后荣获“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