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村的发小孙立军,打小就头脑灵活,能说会道;我则憨厚老实,笨嘴拙舌。我俩一起参军入伍,戏剧的是,在连队都因为违反了纪律受到处理。谁也没想到,后来我却因祸得福提了干,他却带着处分退了伍。
同村的发小孙立军,打小就头脑灵活,能说会道;我则憨厚老实,笨嘴拙舌。我俩一起参军入伍,戏剧的是,在连队都因为违反了纪律受到处理。谁也没想到,后来我却因祸得福提了干,他却带着处分退了伍。
讲述人:李建国
为便于阅读使用第一人称。
我和发小孙立军不仅同一个村子,且两家离得很近,又是同岁,因此我俩的关系从小就一直很好。
其实我跟孙立军不论是家庭情况,还是性格特点都差距很大。
他父亲是村里的支部书记,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虽说那时候都是靠挣工分吃饭,但他常有白面馍吃,我却只有玉米煎饼。
他从小就头脑灵活,口齿伶俐,性格十分强势,而我却憨厚老实,笨嘴拙舌,性子比较平和。
我俩能玩到一起,关系还处得不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情绪稳定,善于忍让。
他喜欢争强好胜,就拿我俩的年龄来说吧。我俩都是1971年出生的,生日都是农历五月。但那一年五月是闰月,我是前五月二十八,他是后五月十八,实际我比他早出生20天,但他却非让我喊他叫大哥。
在我看来,谁是兄谁是弟又有什么呢?喊你大哥又如何。
还有,小孩子过家家玩打仗游戏,他从来都是争着做将军,其他的小伙伴必须当他的士兵,有的就不干了,就跟他争吵,而我就认为只是个游戏而已,扮什么角色又有什么关系?由他去吧。
时间久了,他就最喜欢跟我玩,同我的关系最好。
我跟孙立军也有共同点,就是都从小就向往部队,仰慕解放军,梦想着长大后去当兵。
1979年刚过了国庆节,村大队就接到了号召“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通知。孙立军还没等他父亲在喇叭里广播,就兴冲冲地来找我,约我一起报名。
接下来,我俩一起参加体检、政审,都没有问题,就剩最后一步接兵干部家访时,我才知道,武装部就给了我们村一个入伍名额。
我以为自己肯定没戏了,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个名额也该是孙立军的,心中有些失落。
谁知,孙立军知道后,比我还着急,跟他父亲说,要当兵就跟我一块去,否则他也不去了。
后来,也不知道村书记怎么去跟武装部协调的,从其他村挪了一个名额过来。
就这样,在这一年的11月底,我和孙立军,同全县的新兵一起,坐上了绿皮火车。
晃荡了三天两夜,在成都火车北站下车,又乘坐老解放,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最终到达雅安的新兵连。
在新兵连,我俩没分在一个班,但训练在同一个场地。
不得不说,孙立军这个老家人口中的“调皮孩子”,是个当兵的好料子,一个月不到,就崭露头角,当了新兵班副班长。
我有些羡慕,他却说,“我这个副班长是班长指定的,是临时的,等分到老兵连,我要当真正的班长,将来我还要当连长!”
看着他两手插兜,目光望向远方,那睥睨天下的气势 ,把我唬得一愣一愣的。
自报到以来,我也是不怕吃苦,拼命训练,军事成绩在班上的新战友中也比较靠前,可咱气势上比不孙立军差远了,班长让发个言,谦虚到卑微,问我当兵有什么目标,我说只想当个好兵,没有孙立军那样“我想提干,我要当连长”的雄心。
我从小到大都是左邻右舍眼中的“老实孩子”,都夸我憨厚本分,难道到部队不灵了?
有所疑惑,但我心态好,没有人家优秀,咱就加倍努力呗,就当一只先飞、使劲飞的笨鸟吧。
三个月的新兵生涯很快结束,孙立军因表现优异,获得“优秀新兵”的表彰。
我啥也没有,班长安慰我说,“李建国,你已经很不错了,距离优秀新兵只差那么一小步,不要气馁,到老兵连后,继续努力,争取当优秀士兵!”
我和孙立军分到了同一个老兵连,不过这次离得更远了些,我在三排七班,他在一排一班。
我俩虽不在一个班,但空余时间常聚在一起,聊聊未来,他一如既往地自信心超强,发誓要混出个样来,还说要跟我比一比谁先当班长。
一年以后,他被提为副班长,这次我笨鸟多飞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没有落后于他,也当了班副。
有句话叫“班副班副,后勤内务”,意思就是带领班上战士,搞好后勤保障,抓好内务卫生。
孙立军为了尽快出人头地,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决心把一班的内务抓成全连,乃至全营的示范典型。
他口才的确是好,把全班人员说服,早上提前十分钟起床叠被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班的被子叠的那叫一个漂亮,方方正正,豆腐块似的。
那时候,连队每周要评比一次内务,标准最高的班,颁发流动红旗。
自从孙立军当了副班长,那流动红旗就像是一班喂熟的一样,十次有八次都挂在一班墙上。
连长、指导员多次在全连面前,夸奖一班的内务,表扬孙立军工作有方。
孙立军对此还不满足,他跟我说,他还有大招没用 ,他要让流动红旗,不再流动,扎根在一班,还要在全营内务评比时一鸣惊人。
没多久,我就见识到了他所谓的“大招”。
一天上午,全营检查内务,果然,孙立军班上的内务得了第一名,尤其是被子叠的棱角分明,如刀砍斧削一般。
带队的营助理员很满意,回到营部,在营长、教导员面前把孙立军好一顿夸。
营长打算眼见为实,就亲自去一班转了转。
他去的时候,正好是午睡时间,按照规定,战士们应该是卧床休息。
结果,他到班上一看,大吃一惊,一班除了班长,其他所有人都铺个垫子睡在地板上,被子都没有打开。
营长又悄悄伸手摸了摸被子,发现被子很潮湿,四周边缘也都硬邦邦的,显然是用水侵过。
营长很生气,这被子叠的好,原来是靠作弊啊,在全营集会时,狠狠批评了一班,说他们搞歪门邪道,责成一班立即召开班务会,查摆问题,纠正错误。
班长组织召开班务会时,批评了孙立军,还让他作检查。
孙立军本就觉得很委屈,窝了一肚子火,立时就毛了,当着排长的面,差点跟班长打起来。
这还得了,本来就是自身有错在先,还不服从管理,顶撞上级。
排长向连长、指导员做了汇报,连支部研究对孙立军警告处分一次,撤销副班长职务。
自那以后,孙立军一蹶不振,我几次宽慰他,都无济于事,他说挨了处分,无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提干或者转志愿兵的机会了。
直到退伍他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直没支棱起来。
无独有偶,孙立军被处理,过了不到一周,我也受到处分。
记得是个周末,我请假外出,归队途中,遇到几个青年,在公路上飙自行车,一位路边散步的老大爷 , 被他们其中一人撞翻倒地。
我赶忙小跑几步,把大爷扶起来。大爷见自己只是膝盖擦破点皮,也就没想让那人负责,只是呵斥了几句,让他们骑车要注意行人。
谁知,那几个青年,嘻嘻呵呵,不当回事,不但不道歉,听到大爷念叨他们,吹几声口哨,就把大爷和我围了起来,嘴里还不干不净的,说什么“老家伙,不长眼睛啊,见到车子过来不知道躲”。
我仔细一看这几人,一个个的头发五颜六色,胳膊上雕龙画虎,分明是几个小混混啊。
大爷见这几个精神小伙儿不讲道理,也怒了!
我一边保护大爷, 一边以一敌众,虽说我的军体拳练得很到位,无奈双拳难敌多手,赢是赢了,但左眼也挨了一拳。
当我回到连队时,向连长销假时,带着熊猫眼,还超假半小时。
我跟连长说,咱是路见不平,扶摔倒老人,勇斗歹徒啊。可这听起来,别说连长不信,我自己都觉得玄乎。
可打架和超假都是确定的,我也背上一个警告处分,保留了副班长职务。
要说委屈我比孙立军委屈多了,咱是真的见义勇为啊,不过我觉得有些事情不是个人意愿能左右的,本来也没有多高的奢望,只求问心无愧,当个好兵吧。
因此,我并没有因为被冤枉受处理,就闹情绪撂挑子不干了,而是该学习就学习,该训练就训练,该干的工作标准一点不降。
大概过了十多天,团军务股给营里发电话通知,要求调查某月某日某时间段,请假外出的战士,并由连队一名主官带到司令部。
结果,一查,只有我一人。
连长还以为我那天没说实话,是不是在外面惹了什么大祸了,脸都绿了,在赶往团部的路上,一直扒问我,说让我说实情,好想办法保我。
我只能无奈苦笑。
到了团司令部,才知道,是那个被我扶起来的老人家亲来了,还带着县里组织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
原来,这老人不是普通身份,是县里的老书记,虽然退休多年,但他的儿子还是县组织部的领导。
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抓住我的手,紧握着,说,“小伙子,可找到你了,我老头子感谢你啊!”
这为我证清白,伸冤枉的来了,我当然有些高兴,但最激动的还是连长,那脸色变幻的精彩极了,刚刚还乌云密布 ,瞬间阳光灿烂。
接下来就是,连支部把我的处分撤销,还还发展我为预备党员。
团政委也很重视这件事,让宣传股的同志,把事情始末好好理一理,写篇报道,好好宣传一下。
政委了解到,我曾被冤枉挨了处分,竟然还没有怨言,训练热情不减,工作标准不降,十分感动,对政治处主任说,“我相信,咱们的战士,在外面遇到类似的事情大多都能挺身而出,但被误会受了处分,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踏实干好本职工作,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个战士,你们政治处 要重点关注,多加培养。”
一年过后,我升任班长,年底被连队留下,超期服役;孙立军义务期满,档案里带着处分卡片,退伍回原籍。
翻过年的六月底,我被破格提拔为本连队三排排长,踏入了军官的行列,实现了我长期扎根军营的夙愿。
这年秋天,经干部股批准,我回老家探亲。
村口山脚下的地里,正好遇见了孙立军,他正头上包着毛巾,满头大汗地掰着玉米,他看到我,赶忙停下手里的活,用身上的的确良褂子擦了把脸,走了过来。
他先是打量了我一番,看我穿着四个布兜、崭新笔挺的干部服,脸上露出复杂的笑容,连说恭喜恭喜。
我从兜里掏出一包从部队驻地带回来的烟递给他。
他默默点上一根,叼在嘴角,两手插在裤兜里,眼光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那姿态,像极了当年在新兵连跟我说他要当连长时的样子,只是那时他目露精光,豪气干云,而此刻眼神里充满了落寞和不甘。
他显然还没对那段军营往事释怀,我也不知道怎么劝慰他,此情此景,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一阵秋风吹过,玉米叶子沙沙作响,我不禁陷入遐想:
秋天虽然草木枯败,但却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玉米棒子,既是终结,却又孕育着新生。这不正如我跟孙立军所经历的一样吗?
他聪慧机敏,我憨厚朴实,我俩走的是同一条路,在受到同样挫折时,他万念俱灰、陷入绝望,我坦然处之、不抛弃不放弃,这才有了大相径庭的结局。
来源:在路上吃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