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类文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5 16:41 3

摘要:人类的文明,不仅仅是有文字才形成的,文字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几乎完善的语言系统,怎么证实?又要实证?没有。仅仅用科学思维是无法认识人类文明的,更无法认识宇宙世界的。那靠什么?理性推理。我们就按科学认可的人类演化过程来推理,所以,不必用神话和臆想。

谈人类文明

这个标题太大了,但没办法,只能这样写,而且,不能以学者皱巴巴的学术风格去写。

在我看来,人类是一体的,甚至可以把古往今来的人都当做一体。看似滑稽了,如果想往下看,就不要纠结在这不可信的论断上,看看有没有有价值的东西吧。

人类的文明,不仅仅是有文字才形成的,文字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几乎完善的语言系统,怎么证实?又要实证?没有。仅仅用科学思维是无法认识人类文明的,更无法认识宇宙世界的。那靠什么?理性推理。我们就按科学认可的人类演化过程来推理,所以,不必用神话和臆想。

人类成为智人大约有二十万年之久,智人脑容量与今天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可以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会用火,有了社会管理和组织意识。而,能够做到这些,说明,人类的语言已经能形成,当然了,古代语言有死掉弃用的东西,不会与今天的语言相同。但上古的人类语言有一个共性——上口精炼。这就是缘于传播、记忆的需要。不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都体现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特征。人类也习惯在这样的文化交流、传承之中。

不要说人类成为智人有二十万年的历程,仅仅就是一两万年,语言不可能完善成熟么?(不是跟今天语言相同就是成熟)虽然,人类的文字才五千多年历史,但,在口口相传的人类活动过程中,已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上古的文明。请记住,不要总是跟我要验证,因为仅仅靠科学是解释不了一切的。

我说过,人类是以利益为形式的世界,但利益的配置体现着道义与否。

人类的生息发展是以是以求生、谋利为发展方向的为路径进行的。这个路径多是以水系为发展方向展开的。古人,也许古人类是以远徙长征为乐,为荣的(这一点也许与今天探索火星的心态相同)。文明的传播也就必然与远徙展开。二十万年里,人类的远徙征服了哪些区域?传播了哪些文明?以科学态度跟我要证实?用考古为证?难道古人就不会撒谎么?考古而来的就一定是真的么?

以丝绸之路为例,丝绸之路是统一规划建设出来的么?多少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古代没有便捷的交通和通讯能力。所以,没有可能是统一规划,在同一时间段形成。那么,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就是由小区域,人们因利益关系逐渐建立而成,这种人为形成的丝绸走路,有它的自然属性,这个自然属性是什么?说到这里,不得不多说两句,那城市摆摊的多是出于自然属性,他不是故意破坏市容,所以规划好的大市场也许却违反了市场的自然属性。就是由于人们驱利的自然属性。但利令智昏的人不要以为我所说的就是承认了,天下是利益为本。

天下是以利益为形式,以人人平等的道义为本。因为是林业工作者,所以,还听说过放山(挖人参)的规矩,野外挖到人参是所有参与者平分利益的。这个小例子说明了什么?起码,不能见利忘义,同时,如果敢在人参这么灵性的身上贪图私利,是必有山神恶报的,而且这也应该是被无数次验证过的事情,不然,放山的人即便是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也不会恪守如此严密的山规。

说到这里,就是要说明,人类自古是以口口相传,远徙驱利发展文明的。而口口相传虽然不能被科学做出严谨可信的验证,但它的确存在,这段由口语进行的人类文明,因为不能被科学验证,所以被淡化了,甚至是否定了,我这里要说明,对这段长达20多万年的人类文明,用轻描淡写的科学来“承认”口语文明期的存在,其实是用科学在否定这段历史文明。

中国的黄帝内经、道德经、山海经,不能以文字出现,书籍出版年代为准。因为他们是口口相传而来的上古文化,不过是在有能够出版的能力的时候,以书籍的形式出现了而已。科学呢,也就只承认他们能够被验证的年代,来推断他们的年代,挺滑稽、挺可悲的。

就简单写到这里吧 抛砖引玉啊

赵利民 于北戴河 2025年3月25日星期二 16:38

来源:老周的科学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