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物源性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因其活性强、疗效好,在中药材消费市场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内市场对进口中药材尤其是动物源性中药材的需求日益增加,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与国内中药材供应形成了良性互补。为推动境外动物源性中
昆明海关所属西双版纳海关关员在勐龙通道对进口地龙开展查验 王立巍 摄
动物源性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因其活性强、疗效好,在中药材消费市场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内市场对进口中药材尤其是动物源性中药材的需求日益增加,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与国内中药材供应形成了良性互补。为推动境外动物源性中药材依规有序进入国内市场,海关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在筑牢国门安全防线的同时为国内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严格监管护航质量安全
近日,经昆明海关所属西双版纳海关监管查验合格后,一批重5.4吨自泰国进口的中药材地龙顺利通关入境。“泰国地龙资源分布广泛,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药需求,在国内的销路好。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已进口了50多吨地龙。”天裕医药公司负责人马良冲说。
展开剩余62%据悉,我国对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实施准入制度,根据《获得我国检疫准入动植物源性药材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目前共计有5个国家的5种动物源性药材获得准入,包括地龙、蛤蚧、鹿茸、鹿角和乌梢蛇。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动物源性中药材的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其质量和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为保障动物源性中药材进口更加安全高效,西双版纳海关制定口岸现场“三查三检”流程,“三查”是指查货证一致性、查包装合规性、查濒危物种标识情况,“三检”是检病虫害、检有毒有害残留物、检腐败变质情况,以此确保进口中药材质量安全。
“动物源性中药材有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疫病等潜在风险,为确保中药材安全进口,我们严把准入‘第一关’,严格按照准予进口中药材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核查输出国家及种类、核查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登记等情况,从源头上筑牢安全进口第一道防线。”西双版纳海关口岸监管一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2024年西双版纳海关共监管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122.7吨,货值97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倍和1.82倍。2025年前2个月,该关共监管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36吨,货值295万元。
三月的皖北大地,春风送暖,一批同样来自泰国的8.88吨药用地龙,经合肥海关所属亳州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即将存放于安徽特纬药业有限公司仓库,成为生产中药饮片的优质药材原料。
安徽亳州市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形成了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有“药不到亳州不齐”的说法。境外动物源性中药材因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等特点深受本地药企的青睐。
为保障企业顺利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亳州海关靠前服务、全程辅导,指导企业完善防疫管理、溯源体系,规范存放仓库区域划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强化查验环节的检疫监管,对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的外观品质、包装、原产地、有害生物携带情况等严格把关,确保进境中药材质量安全,做到批批可溯源、可追踪。
近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10万只蛤蚧经天津海关所属天津新港海关监管合格顺利通关,该批货物将填补国内需求空缺。
在现场查验过程中,天津新港海关关员严格核查药品通关单、兽医卫生证书、原产地证书等证件,确保进口中药材来自获得我国检疫准入动植物源性药材种类及输出资质的国家地区。同时重点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或污染迹象,观察药材味道、颜色,严防腐败变质以及存在寄生虫或病变组织的药材入境,全方位确保进口动物源性中药材质量安全。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