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律是成长的铠甲,更是青春的灯塔。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近日,海林市人民法院以上好“开学第一课”为契机,通过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活动,分别到雪乡第二小学、山市中心校、柴河中心校为200余名师生送上丰盛的法治教育“开学礼”,让法律
法律是成长的铠甲,更是青春的灯塔。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近日,海林市人民法院以上好“开学第一课”为契机,通过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活动,分别到雪乡第二小学、山市中心校、柴河中心校为200余名师生送上丰盛的法治教育“开学礼”,让法律知识与青春成长同频共振。
坚持“专业化”
输出内容质量高
海林法院抓住新学期“开学第一课”重要时间点,深入调研了解学生、学校的法治需求,充分挖掘学生身边鲜活案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确定具体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因材、因人、因事施教,提升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案为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融入真实案例中,围绕校园欺凌、网络诈骗、邪教传播等热点问题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法律底线思维,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有效构筑保护未成年人法治“防护墙”。
坚持“精品化”
打造高品质课堂
海林法院把审执业务一线干警纳入普法宣讲团,通过“结对帮扶、以老带新”等方式,让干警在工作中收集典型案例、打磨宣讲内容、优化宣讲方式,内容涵盖法律文化、法律知识普及、法院职能职责、以案释法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将原本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更加贴近同学们的生活日常,让一个个经典的案例不再仅仅是一段段法律条文,让学法、知法、用法的意识深入同学们的心中。
坚持“多元化”
实现高效能教学
法制副校长摒弃枯燥说教,带来贴合中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以故事形式细致讲解。在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分享经历、提出疑惑,耐心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成功点燃了学生们的学法热情,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为其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步,海林法院将持续深化普法进校园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定制普法“套餐”,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让法治信仰在少年心中悄然萌芽,助力走好人生每一步。
三 审:李 萌
二 审:王嘉铭
一 审:孙 佳
编 辑:孙 佳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