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武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为追念父亲时代的开国功臣,在永平三年(60年)命人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绘制了二十八位大将的画像,故称“云台二十八将”。这一做法效仿西汉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后来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受其影响。
光武帝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为追念父亲时代的开国功臣,在永平三年(60年)命人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绘制了二十八位大将的画像,故称“云台二十八将”。这一做法效仿西汉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后来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受其影响。
1. 邓禹
籍贯: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
出身:南阳新野豪族,光武帝刘秀的同学、老乡、亲戚。
功绩:刘秀河北创业时,邓禹为刘秀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的战略,助刘秀奠定了基业。在率军西进关中时,指挥大军击败更始政权残余势力,收复了长安。后来邓禹率军与赤眉军作战,邓禹大军已经在崤底(今河南渑池)围住,结果赤眉军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邓禹也遭遇了惨败,仅率24骑突围,邓禹战败后可能是想找回面子,率军不断与赤眉军交战,但是不断被赤眉军教做人,最终邓禹主动交出军队指挥权,并向刘秀写了检讨书。
结局:公元37年天下初定,邓禹主动交还大将军印绶,退居幕后研究经学,晚年邓禹教导子孙“各守一艺(儒家经典)”,其子邓震、邓袭、邓珍等皆成经学名家,家族延续东汉百年显赫。邓禹的孙女邓绥后来成为汉和帝刘肇的皇后,家族掌控东汉朝政近百年。
2.吴汉
籍贯: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
出身:吴汉家境贫寒,吴汉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当了个亭长,还在家中豢养了一批门客,后来因为自己的门客犯了事牵连到自己,吴汉逃到了当时的边境渔阳郡。在渔阳郡逃亡期间吴汉因为入不敷出开始以倒卖马匹为生,往来于燕、蓟一带,与当地的游侠、地方豪强都有交集,成为一个黑白通吃的江湖人士。
吴汉一开始投靠了渔阳太守彭宠,因骁勇被渔彭宠提拔为“安乐令”,更始元年(23年),刘玄称帝,彭宠还在犹豫是否归附更始政权时。吴汉假造刘秀檄文,诈称“刘秀已定河北”,促使彭宠派三千突骑南下投奔刘秀,后来在旧主彭宠反叛时,吴汉力主剿灭,最终彭宠被家奴所杀。此事引发“背主”争议,但刘秀以“各为其主”为其开脱。
功绩:
吴汉号称刘秀麾下第一军事统帅,也参与了东汉建国历次重大战役如平定河北王郎、铜马军的战役,扫平关东各割据势力的战役,与陇右势力拉锯等。其中灭蜀之战是其最重要的军功,吴汉是在东汉灭蜀总指挥岑彭被刺杀后,奉命接手岑彭灭蜀总指挥职务的,吴汉最终率军攻灭公孙述势力,吴汉在围攻成都过程中,在公孙述下属大将延岑开门投降的情况下纵兵劫掠成都、烧毁公孙述的宫殿,还私自下令诛灭公孙述、延岑一族。光武帝刘秀得知后表面上严肃的斥责了吴汉的行为,吴汉为此还专门写了检讨,但是在战后反升吴汉为广平侯,增食邑至六县(原为四县)。
结局:吴汉在建武二十年(44年)病逝,享年59岁,其次子吴盱娶了光武帝女沘阳公主。
3. 贾复
籍贯: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省邓州)
出身:儒生出身,在王莽末年,贾复聚众百人自封将军,后来投靠了更始政权的汉中王刘嘉,贾复看出更始政权不靠谱,就以商汤周武王和齐恒公、晋文公等历史事例,劝说刘嘉脱离更始政权,要么自立要么另谋出路,刘嘉听完后说:“你说的这些,我刘嘉是没这个能力实现,我推荐你去刘秀那里,刘秀是个干大事的人”,贾复拿着刘嘉的推荐信来到河北,经邓禹的引见,见到了刘秀。刘秀十分欣赏贾复,邓禹也夸赞贾复有将帅的气节。
功绩:贾复随光武帝四处征战,贾复作战最大的特点就是率军陷阵冲锋,常常身先士卒,所以贾复身上因冲锋留下的伤非常多,因为贾复喜欢率军冲锋的原因,光武帝刘秀一直都只是把贾复留在自己身边,从来不会单独安排贾复在外带兵。
贾复在汉军与五校军作战时,率军冲太猛身受重伤,感觉这次贾复应该是不行了。刘秀知道贾复受了重伤后,刘秀说:“贾复就是有带兵不管不顾冲锋的毛病,所以我一直没让他担任主将,现在果然如此,唉!我又失去一位名将了。”当时贾复的妻子有孕在身,刘秀许诺,如果贾复妻子生的是女儿,会让自己的儿子娶她,生的是儿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他,不会让贾复的妻子有任何后顾之忧。不久,贾复神奇的伤愈复出了,刘秀看到贾复活过来后十分高兴,特别设宴与贾复喝酒作乐,可能是喝醉了忘记了,从此从此之后光武帝再也没提贾复昏迷时答应的娃娃亲一事。
结局:贾复后来被封胶东侯,光武帝还特许贾复不参与朝会养伤的待遇,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贾复逝世,谥号为“刚侯”。
4. 耿弇
籍贯:挟风茂陵
出身:耿弇字伯昭,耿弇的先祖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就已经迈入了豪族的门槛(二千石级别),耿弇的父亲耿况时任上谷太守,属于将门世家,耿家手握幽州突骑(东汉版装甲部队),耿弇21岁带着全套家当投奔刘秀,堪称超级氪金玩家。
功绩:说服整个家族投靠刘秀,耿弇参与了刘秀平定河北地区的大小战役,耿弇最重要的功绩就是率军攻下齐地,光武帝评价耿弇的功绩时说耿弇的功绩能与当年的韩信相提并论。
结局:耿弇在率军平定齐地后就没再立下过像样的功绩,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耿弇去世,终年五十六岁,侄子耿恭是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主角。
5. 寇恂
籍贯:上谷郡昌平县
出身:祖上世代为官,东汉版萧何,年轻时曾担任郡里的功曹吏,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
功绩:寇恂在镇守河内期间,为刘秀的大军保障粮草,堪比萧何,所以被刘秀赞为“吾之萧何”。后来在汉军与隗嚣势力拉锯时,寇恂成功劝降了隗嚣下属中药铺将领高峻,寇恂仅用三句话劝降了高峻,第一句是:“我有粮百万石”(跟你摊牌以我现在的实力能熬死你);第二句是:“我老大是正宗的汉室后裔”(强调政治正确);第三句是:“现在投降算起义,明天就是战犯”(意思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结局: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寇恂寿终正寝,享年52岁。
6.岑彭
籍贯: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
出身:地方士族,王莽执政时期出任棘阳县长,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縯率军攻克棘阳,岑彭带着家属投奔前队大夫(即南阳太守)甄阜。甄阜却恼恨岑彭不能率军固守城池,将岑彭的母亲和妻子儿女扣押,岑彭只得带着手下的门客与汉军交战。更始元年(公元23年)甄阜被杀,岑彭又带兵逃到宛城据守,组织宛城的力量对抗刘縯大军,在刘縯率军攻打宛城时,岑彭作为守将被困城内数月,军民易子而食仍不投降,城破时被俘,各部将领都劝刘縯杀了岑彭,可是刘縯十分欣赏岑彭的气节,力排众议保下岑彭的性命,刘縯被害后岑彭辗转各地最终投靠了刘秀。
功绩:岑彭归顺刘秀后的第一功就是劝降了更始政权的洛阳守将朱鲔,在劝降时岑彭站在护城河边高呼:“王莽已死,何苦陪葬?投降保你全家富贵!”结果朱鲔带着30万大军集体跳槽。伐蜀时岑彭给公孙述部将写信说:“你的老婆孩子现在在我军中吃好喝好,速降可团圆!”最终效果是敌军连夜跑路三分之一。
随后随率军随刘秀平定荆襄,在参与了平定陇右的作战后,岑彭率军进入蜀地,成为了汉军灭蜀的总指挥,在岑彭的指挥下汉军灭蜀计划一切顺利,结果就在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汉军准备发动对蜀地公孙述势力最后总攻的节骨眼上,岑彭被公孙述派出的刺客刺杀。
结局: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率军逼近成都时,被公孙述派出的刺客刺杀,岑彭遇刺前率军驻扎的地方叫彭亡,岑彭听说了驻地的地名后心里很不高兴,结果当晚就被刺杀。
7.冯异
籍贯: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省宝丰县)
出身:家道中落的地方豪族,在王莽元始五年(公元5年),各地爆发大大小小的起义时冯异担任颍川郡掾吏,监督五县军事,与父城县令苗萌共同率军据守父城,抵抗绿林军。刘秀率兵攻打父城,没能取胜,一次冯异在外出巡视时被刘秀的下属部队俘虏,冯异可能是被刘秀的个人魅力所折服顺势归顺了刘秀,还劝说了与自己共同率军据守的苗萌投靠了刘秀,在刘秀的大哥刘縯被害后,冯异率军坚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权,先后击败了更始诸将的十余次围攻。后来刘秀率军来到城父时,冯异开门迎接刘秀,从此冯异受到了光武帝刘秀的重用,冯异还向刘秀推荐了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同乡人才。
功绩:王郎在邯郸称帝时派人追杀刘秀一行人,冯异就在其中,在饥寒交迫中冯异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些豆子为刘秀熬了一碗豆粥,这件事刘秀记了一辈子,之后冯异随刘秀平定了河北地区。
在平定河北后,光武帝出兵关中,在邓禹被赤眉军反复摩擦后,光武帝命冯异接替邓禹的职务指挥大军攻略关中,接手邓禹的指挥权后,冯异对赤眉军也是先败后胜,最终击败了赤眉军主力,还俘虏了赤眉军拥立的皇帝刘盆子,光武帝刘秀评价冯异说:“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平定关中后冯异随刘秀四处征战,参与了很多重要战役,在汉军讨伐公孙述时病逝于军中。
结局:冯异为人低调,从不争功被称为“大树将军”,就是别人在争功劳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大树下不参与。
8.朱祐
籍贯: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
出身:南阳豪族,自幼就与刘縯、刘秀两兄弟关系密切,刘縯、刘秀兄弟起兵于南阳郡时,朱祐也是第一时间加入到刘氏兄弟的队伍中来,从起兵以来朱祐一直追随在刘縯左右,刘縯被害后朱祐只身一个人跑到刘秀处报信。此后,便一直留在刘秀身边。
功绩:朱祐基本上没有单独率军征战过,基本上都是与其他将领协同作战,甚至在还在南阳叛乱时兵败被邓奉俘虏的尴尬瞬间,但是没办法朱祐的身份相当于当年陪刘邦一路从龙的沛县老家伙们,朱祐最大的功绩就是对刘氏兄弟的忠诚。
结局: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朱祐主动上交了大将军印绶,并留在京师。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闲居在家十年的朱祐去世。
9.祭遵
籍贯:颍川郡颍阳县(今河南许昌)
出身:祭遵家境富裕,大概率也是当地豪族,因为祭遵为人低调,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一次不知什么事当地衙吏欺负了老实人祭遵,祭遵气不过带着自己门客杀了欺负自己的衙吏,杀了官府的人后,祭遵没受到任何处罚,反而是县中本以为祭遵柔弱的官民们从此都对祭遵有所畏惧,这一事件就看得出来祭遵的家族在当地的身份应该很不简单,刘秀在来到颍阳时,祭遵求见到了刘秀,刘秀看到祭遵仪表不凡(主要就是长得帅),任命其暂为门下吏。
功绩:祭遵主要的功绩就是为光武帝刘秀整顿军纪,监督各大将领的行为,祭遵在随刘秀征战河北时,刘秀的家奴犯了法,祭遵直接下令杀了刘秀的家奴。刘秀得知后大怒,被气昏头的刘秀下令将祭遵拘捕,还好这时主簿陈副的劝谏刘秀才赦免了祭遵,刘秀转念一想这个祭遵连我的人都敢说杀就杀,很适合为我挟制一下那些带兵在外的将领,便任命祭遵为刺奸将军。
刘秀还对诸将说“:你们要对祭遵多加小心!我的家奴犯法了他问都不问就杀了,现在我安排他监督你们,他对你们是绝不会徇私的。”
结局:建武九年(公元33年)祭遵率部随大军与陇右拉锯期间病逝于军中,祭遵没有儿子。
10.景丹
籍贯: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
出身:豪族出身,年少时曾到长安游学,景丹在王莽执政时期历任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归附了更始政权,被更始朝廷任命为上谷郡长史。
功绩:景丹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刘秀与王郎争夺河北关键阶段,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支援刘秀,这对刘秀可谓雪中送炭,此后景丹率军在随刘秀平定河北的征战中立下战功。
结局:景丹在参与平定河北的战役后主要负责率军四处出击,平定那些分散各地的小股流民军,在军中有一定的地位。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陕贼苏况攻破弘农郡,活捉了当地太守。刘秀鉴于景丹对付这些盗匪经验,就任命景丹为弘农太守,前去平定局势,但是景丹此时已身患重病,景丹不敢违抗皇命只得带病出征。不料,景丹到达弘农十几天之后便病死于军中。
11. 盖延
籍贯:渔阳郡要阳县(今北京市平谷区)
出身:边郡官吏出身,身高八尺(约1.85米),能拉开三百斤硬弓的边境肌肉猛男,盖延应该与吴汉关系很好,因为两人一开始都是彭宠手下,后来盖延随吴汉投靠了刘秀。
功绩:相较于前几位盖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战绩,还在征战关东时连遭败绩,盖延大多数战绩都是随协同大部队作战,最突出的一次就是在汉军剿灭刘永时,盖延率部追击刘永残部,并击杀了刘永。
结局:盖延在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病逝于左冯翊任上。
12.铫(yáo)期
籍贯: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
出身:地方豪族出身,铫期的父亲铫猛曾做过桂阳郡的太守,在同乡冯异投靠刘秀后,经冯异的推荐,铫期也投到刘秀麾下。
功绩:铫期的主要功绩是在随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期间是与光武帝刘秀一起喝过冯异熬的豆粥的战友,刘秀处境极为困难,铫期带着招募来的士兵连克四城,因此光武帝刘秀在河北的局面也逐步好转。之后铫期主要负责率军清剿流民军,铫期作战勇猛,与贾复有得一拼,常常身先士卒率队冲锋。
结局:建武十年(公元34年),铫期病故,光武帝刘秀亲临治丧,赐敛服。
13.耿纯
籍贯:巨鹿郡宋子县(今河北赵县宋城)
出身:巨鹿豪族出身,其父耿艾做过济南太守。王莽政权覆灭,更始政权建立,更始朝廷派舞阳王李轶向各郡国招降。耿纯父亲耿艾归附了更始朝廷,回到了济南太守的任上,当时李轶兄弟掌权,独断于一方,来游说李氏兄弟的人也很多,耿纯也是其中之一只是求见了很多次才见到李轶,耿纯对李轶说了一番大道理后,李轶觉得这个豪门弟子是个人才就任命其为骑都尉。刘秀在被挤兑出更始朝廷来到邯郸时,耿纯前往拜见了刘秀,确认过眼神后,耿纯决定跟定刘秀了。
功绩:耿纯最大的功绩就是在王郎称帝,刘秀处境最困难的时候,在刘秀自蓟州向东南逃亡时,耿纯与从弟耿、耿宿、耿植共同率领耿氏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迎刘秀于育县。耿纯率宗族子弟协同汉军拿下宋子县,又随军攻下曲阳及中山。当时很多郡国都向邯郸方面的王郎政权投降,耿纯怕自家宗族中有心怀二心的人,就命令耿、耿宿回去把耿家宗族聚落一把火烧掉,从此死心塌地的效忠于刘秀。之后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耿纯也屡立战功,其中力劝光武帝刘秀登基称帝和用计诛杀真定王刘杨的功绩最为突出。
结局:耿纯于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病逝于东郡太守任上。
14.臧宫
籍贯:颍川郏县(今属河南郏县)
出身:地方小吏出身,曾担过亭长(掌治安,捕盗贼之事)、游徼(掌巡察缉捕之事)等职,后来带着自家门客加入到绿林军的分支下江兵中,后来刘氏兄弟在舂陵起兵号“舂陵兵”,为了抗击王莽的部队,刘氏兄弟率舂陵兵加入了绿林军,于是,臧宫有机会结识了刘秀,并追随刘秀征战。在这一过程中刘秀观察到臧宫人狠话不多,做事雷厉风行,是个当亲信的材料,就把臧宫收纳为自己的亲信。
功绩:臧宫大部分功绩都是随大部队协同作战,参与了东汉开国的大部分重要战役,臧宫是在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时,才被封为成安侯。
天下统一后臧宫还为当时还是东海王的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背景板,具体过程是,在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妖巫维汜的弟子单臣、傅镇等人传播谣言,聚众滋事。这股势力竟然攻进了原武城,劫持当地官吏百姓,自称将军。这还了得,朝廷派臧宫率领北军及黎阳营将士包围了原武城,结果臧宫愣是拿不下原武城。
光武帝刘秀召集大臣讨论该怎么办,满朝公卿、诸侯都说应该悬重赏购求敌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光武帝刘秀都准备批准大臣们提出的建议时,当时只有15岁的刘庄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这些各妖巫被围,时间一长内部肯定会出岔子的,他们还没出岔子是因为我们围城攻得太猛,他们中间的不稳定份子没有机会出逃罢了!为今之计,最好是放松一下,让他们有机会逃出城去。这样,一个亭长就可以搞定。”光武帝刘秀采纳了儿子的建议,命令臧宫撤出部分兵力,敌人果然分散逃出。臧宫乘机率军等斩杀了单臣、傅镇,平息了变乱。
结局:永元元年(公元58年),臧宫去世。
15.马武
籍贯: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
出身:绿林军出身,马武是绿林军分支新市兵将领,马武可能是刘秀随兄长加入绿林军后认识了刘秀,而且两人关系应该还不错,马武是在刘秀平定河北后才归顺刘秀的,是二十八将中最后一个归附于刘秀的将领。
功绩:马武主要战功都是协同大部队作战,而且主要都是平叛的战斗。马武喜欢喝酒,酒后话还比较多,马武喝醉还会当着光武帝刘秀的面与功臣、诸侯开玩笑,毫不避讳,光武帝刘秀也不管他让他胡言乱语,以此为乐。马武在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率军平定了凉州羌族的叛乱。
结局:马武于汉明帝刘庄永平四年(61年)去世,很长寿。
16.刘隆
籍贯:南阳安众(治今河南省邓州市)
出身:汉室宗亲出身,刘隆的父亲刘礼曾在居摄元年(公元6年)参与了安众侯刘崇起兵反抗王莽的军事行动。行动失败之后,刘隆的家族被诛灭,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免于被诛杀。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隆被格式朝廷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后刘隆告假回南阳探亲。之后,刘隆顺便将妻子儿女接到洛阳定居。光武帝刘秀在平定河北后率军进入河内,刘隆也不管家人独自一人前往投靠刘秀。
功绩:刘隆在投靠刘秀之后随刘秀四处征战,参与了东汉统一天下的几次重大战役,其中刘隆在随冯异率军驻扎在孟津与更始政权的大将朱鲔、李轶的军队对峙时,李轶对刘隆背叛更始朝廷做法非常恼怒,于是将刘隆在洛阳的妻子儿女残酷杀害,刘隆第二次遭到“灭门”之痛。
结局:刘隆在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因阻碍朝廷度田(东汉时期丈量土地、核实户口的一项重要举措)被征下狱,与刘隆同辈的十多个宗族都被处死。刘秀因顾念刘隆是随自己起兵的功臣,所以留下了刘隆的性命,只将其贬为平民。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顾念随自己征战的功臣,再封刘隆为扶乐乡侯。中元二年(公元57年),刘隆去世。
17.马成
籍贯:南阳郡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
出身:县吏出身,刘秀在河北征战时,马成弃官前往投靠刘秀,后来就追随光武帝刘秀四处征伐,在东汉开国的各大战役中马成也没有多少特殊功绩,马成最大的功绩是在天下统一后长期在边疆任职,率军屯住边境防备匈奴的袭扰,在边境地区深得民心。
结局: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马成去世。
18.王梁
籍贯: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
出身:王梁原是渔阳郡的小吏,后来王梁被渔阳太守彭宠重用,被任命为狐奴县县令。后来随吴汉、景丹等人率军支持与王郎对峙的刘秀。
功绩:王梁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战绩,最主要的功绩还是参与了渔阳郡豪族们支持刘秀拿下河北的行动,其后王梁主要事迹都是随大军平定各地割据势力。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王梁病逝于济南太守任上。
19.陈俊
籍贯: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召县)
出身:小吏出身,更政权建立后,陈俊在南阳同乡、汉室宗室刘嘉被更始政权任命为太常将军,陈俊在刘嘉手下任长史。刘秀被更始朝廷挤兑到河北后四处招纳人才,刘嘉写了一封信,将手下的陈俊、贾复推荐给刘秀。
功绩:陈俊在投靠刘秀后主要的战绩是参与了平定河北的战役以及平定关东地区的大小战役,其中陈俊在担任琅邪太守期间曾率军追击并斩杀了盘踞齐地的军阀张布及其家属,陈俊的主要功绩是在关东地区平定后镇抚齐地。
结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陈俊去世。
20.杜茂
籍贯: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
出身:史书中没具体交代杜茂的出身,大概也是小吏或者游侠出身,杜茂在刘秀招揽人才时投入刘秀门下。
功绩:杜茂最大的功绩就是率军攻灭盘踞河北真定的五校军,之后随军扫平关东地区,天下统一后杜茂长期率军在边疆与匈奴及叛军作战。
结局: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杜茂因侵吞军需物资还指使下属军吏杀人,被免官,削户邑,降封为参蘧乡侯。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杜茂去世。
21.傅俊
籍贯: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
出身:亭长出身,在刘演、刘秀兄弟率部路过襄城时,傅俊聚众响应刘氏兄弟,被刘氏兄弟任命为校尉。王莽朝廷襄城县长官因此派人衙捕杀了傅俊的母亲、弟弟和亲族。
功绩:傅俊参与了平定河北之战、昆阳大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傅俊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不喜欢在朝廷当官,长期领军在外作战。
结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傅俊率军回师洛阳,同年,傅俊去世。
22.坚镡
籍贯: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
出身:王莽新朝的官吏出身,刘秀在河北招揽人才时有人向刘秀举荐坚镡,刘秀召见了坚镡,因为坚镡有担任郡县官吏的经历,刘秀任命坚镡为主簿。
功绩:坚镡参与了平定河北之战,围攻洛阳之战,建武二年(公元26年),坚镡与右将军万脩奉命攻略南阳各县,而堵乡人董訢在宛城聚众造反,叛军俘获了南阳太守刘驎。坚镡率军前往攻打宛,坚镡率军击败董訢,董訢弃城逃回堵乡据守。
恰巧此时,南阳豪族邓奉因不满吴汉纵兵劫掠自己的家乡新野,举兵造反,并击败了吴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万脩因病去世,万脩的军队没有主帅无法作战,导致坚镡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当时坚镡南面要对抗邓奉,北面还要挡住重整兵力的董訢,因为道路为叛军阻塞,部队的粮草也快吃光了。坚镡孤军奋战一年多,兵少粮缺,坚镡与士卒共劳苦,一起靠野菜充饥,每战都身先士卒。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亲自率军征讨南阳,坚镡与岑彭里应外合,最终剿灭了邓奉、董訢之乱。
结局: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坚镡去世。
23.王霸
籍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襄城县)
出身:狱吏出身,刘秀率军路过颍阳时,王霸投靠了刘秀。
功绩:在刘秀取得河北之战的胜利时,王霸率军追击王郎并斩杀王郎,还缴获了王郎的官印。在刷军随大军扫荡关东地区期间,王霸率军与苏茂、周建的军队对峙,王霸用计击败并平定了苏茂、周建的叛军。天下统一后王霸率军长期在边境与匈奴作战。
结局:王霸在上谷任职二十多年。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改封王霸为淮陵侯。永平二年(公元59年),王霸因重病免官,几个月后去世。
24.任光
籍贯:南郡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
出身:宛城小吏出身,在刘演率军攻破宛城后,任光向汉军投降,随后参与了昆阳之战。
功绩:刘秀到河北后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各郡国群起响应,刘秀被迫南逃。在这种局面下,任光仍然效忠刘秀,任光把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人叫来,议定盟约,同心固守,誓死不降,等待刘秀南下归来。后来刘秀听说信都郡独为自己拒守对抗王郎,就带人奔赴信都郡而来,任光、李忠、万脩开门迎接刘秀,官吏民众都高呼万岁。后来刘秀取得河北之战的胜利后,任命任光为信都太守,这也是任光最大的功绩了
结局:建武五年(公元29年),任光被征召回京师,当年冬季去世。
25.李忠
籍贯:东莱郡黄县(今山东省烟台市黄县)
出身:李忠在汉平帝元始年间就被被任命为郎官,能在年轻时就当郎官,说明李忠出身不低,家里肯定有人在朝中或者地方担任高官,只是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功绩:李忠最大的功绩就是与任光、万脩在王郎起兵之后,几人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
结局: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李忠出任丹阳郡太守,后因病免职,刘秀征召李忠回京休养。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李忠去世。
26.万脩
籍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出身:万脩曾当过更始朝廷的信都县令。
功绩:万脩最大的功绩就是与任光、李忠在王郎起兵之后,几人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万脩与坚镡率军攻南阳叛军。
结局: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万脩在与坚镡率军攻南阳叛军时病逝于军中。
27.邳彤
籍贯: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
出身:邳彤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邳吉曾经担任过辽西郡的太守,刘秀被挤兑出更始朝廷来到河北,在刘秀路过下曲阳时邳彤率领全体吏民举城归附刘秀。
功绩:王郎在邯郸称帝后,派遣将领四处攻略,他们所到之处,各郡县都开城迎接,只有信都太守任光、和成太守邳彤誓死效忠刘秀不肯听从王郎的号令,闭门坚守,后来邳彤最主要的战功大多是汉军平定河北战役及剿灭割据河北各地的农民军。
结局:建武六年(公元30年),邳丹辞去朝中官职,回到封国,同年病逝,在河北民间百姓还尊奉邳彤为“药王”。。
28.刘植
籍贯:右北平郡昌城(今河北巨鹿县)
出身:刘植的家族是右北平郡昌城的地方豪强大族,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时刘植与弟弟刘喜、堂兄刘歆纠集了宗族宾客数千人拥兵自保,后来刘植率宗族支持被王郎追杀的刘秀。
功绩:在刘秀平定河北的战役期间,刘植为刘秀争取到了手握10万部队的真定王刘扬的支持,虽然这个过程中刘秀牺牲了色相(刘扬支持刘秀的条件之一是要刘秀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刘植的战功主要集中在平定王郎和河北农民军的战役中。
结局: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植在平定密县(今河南密县)残余乱兵时,战死,成为云台诸将中死得最早的人,刘植战死后他的弟弟刘喜和堂弟刘歆都受到了重用。
云台二十八将中未包括马援(因女儿为明帝皇后,避外戚之嫌)、窦融(河西豪强代表)等名将,可见名单带有政治平衡色彩,与西汉初年诛杀功臣不同,刘秀对功臣多以高爵厚禄安置,多数将领得以善终,体现了光武帝的宽厚和权术。
来源:南中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