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12月20日,浙江省义乌市柳青乡游览亭村村民在自建房屋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宋代银器窖藏。经文物部门抢救性清理,共出土银器40余件,包括装饰用具银花片7片、酒具13件(执壶1件、盏8件、盏托4件)及残损器物。
1986年12月20日,浙江省义乌市柳青乡游览亭村村民在自建房屋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宋代银器窖藏。经文物部门抢救性清理,共出土银器40余件,包括装饰用具银花片7片、酒具13件(执壶1件、盏8件、盏托4件)及残损器物。
这批银器工艺精湛,尤以錾刻人物故事的银花片为国内罕见,展现了宋代金银器制作的高超技艺。据器物铭文"陈官人宅用""辛卯陈宅"推断,窖藏主人为宋代游览亭村陈氏家族,其发现对研究宋代江南地区社会生活、手工业发展及隐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与历史背景
窖藏发现地位于义乌市西北部的柳青乡游览亭村,地处金衢盆地东缘。据《义乌石门陈氏宗谱》记载,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陈氏始祖陈螽为避祸自福建迁居至此,其弟陈斯后定居京山游览亭,形成陈氏聚居村落。宋代义乌属两浙路婺州,《宋史》载其地"俗奢靡而无积聚,厚于滋味",这一地域文化特征与窖藏中大量酒具的发现相印证。
1986年冬,村民在村内小土丘取土建房时,意外挖出银器窖藏。初期因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现场发生哄抢,导致近五分之三器物遭损毁。
当地公安与文物部门接报后迅速介入,经博物馆专业人员系统清理,共收集完整及可修复银器40余件。现场勘察显示,银器集中埋藏于土层中,银花片边缘留有火烧痕迹,推测为紧急埋藏时从火场抢救而出。
1. 装饰用具
7片錾刻人物故事银花片为最大亮点:
2. 酒具组合
银执壶:通高30cm,僧帽形盖,柄刻"辛卯陈宅",底铭"仙都张家工夫",显示为缙云县金银匠户制品葵口盏:7件成套,口沿鎏金缠枝纹,盏心图案各异,描绘袒腹醉饮、松下抚琴等文人雅集场景盏托:分葵口与花口两种形制,与盏配套组成"台盏",符合《韩熙载夜宴图》所示宋代酒器组合规范3. 铭文信息
"陈官人宅用":印证器物归属,"官人"为宋代对士绅的尊称"辛卯"纪年:结合陈氏迁居史,可能对应政和元年(1111)、乾道七年(1171)、绍定四年(1231)"仙都张家工夫":反映宋代金银器商品化生产模式,匠户通过铭文建立品牌信誉1. 历史事件关联
方腊起义影响:宣和三年(1121)起义军攻占婺州,同乡富户吴圭被害事件显示地方豪族面临劫掠风险游览亭银器窖藏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宋代浙中地区精湛的金银器工艺(捶揲、錾刻、鎏金技术的综合运用),更通过"毕卓醉酒""商山四皓"等图案,折射出宋代文人隐逸思想与宴饮文化的交融。其铭文记载的"仙都张家"匠户信息,为研究宋代手工业生产经营模式提供了珍贵实证,堪称江南地区宋代物质文明的重要见证。
来源:岩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