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头条 | 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0:18 2

摘要:宁城县林草局联合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紫蒙湖北岸开展春季候鸟同步监测中,首次观测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秃鹫”的身影,这是继2024年紫蒙湖畔首次发现“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日前,宁城县紫蒙湖畔传来喜讯:宁城县林草局联合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紫蒙湖北岸开展春季候鸟同步监测中,首次观测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秃鹫”的身影,这是继2024年紫蒙湖畔首次发现“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据了解,秃鹫,又称座山雕,属于鹰形目鹰科秃鹫属大型猛禽,因其头被绒羽,颈后有部分裸秃故称为秃鹫。它通体黑褐色,每年3月至5月筑巢产卵,寿命为65年。秃鹫本身繁殖能力较低,其数量已出现急剧减少的局面。在202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收录,列为近危(NT)。

网络资料图,侵删

秃鹫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常在开阔而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

腐肉中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秃鹫却吃得津津有味,难道它们不怕患上疾病吗?这一切都归功于它那强大的胃。秃鹫胃酸的pH值能达到1,如此的酸度,不要说是腐肉中的细菌,就连很多金属都无法抵挡得住。动物遗体的自然分解过程较为漫长,还可能会污染水源、传播疫病。秃鹫能够及时清除掉散落的动物遗体,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还降低了瘟疫散播的风险。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秃鹫是益鸟。

秃鹫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食腐习性而被认为是“百毒不侵”的秃鹫,却遭受着愈演愈烈的中毒威胁。因食用了含有农药及重金属的动物的尸体,秃鹫也出现了中毒致死现象。之前,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里就发生过一起多达百余只秃鹫集体中毒的事件。

每一种野生动植物都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处于食物链末端的腐食性动物,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生态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物的美与丑,不应该以人类的感受去定义。每一个生命,都有非凡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生命,都有繁衍生息的权利。

来源:生态中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