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遒先生新著《拥抱经典》后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6 08:23 2

摘要: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西游》,女不读《红楼》。照此说来,读四大名著,不但分年龄,还要分性别,老少男女,各应有忌。一人一时,大概不可一气全部读完的。

这是一本读书的书。

方遒先生新著《拥抱经典》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西游》,女不读《红楼》。照此说来,读四大名著,不但分年龄,还要分性别,老少男女,各应有忌。一人一时,大概不可一气全部读完的。

且不管它。老来无事,重拾经典,渐渐读出了一些过去不曾见到的风景,悟出了一些原先没有参透的道理,旧书新解,提笔记下来,集腋成裘,便有了这本小册子。

其实就写作者来说,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前面有无数大家名流写过四大名著的文章,出过四大名著的相关集子,再去炒冷饭,能翻出多少新意?能比过人家的高头讲章吗?但是没有法子,有想法搁在心里会难受。不管好孬写出来,算是对自己一个时段的交待。于是,汪洋大海边,挖出了这条弯弯曲曲的沟渠;参天大树旁,栽下了这棵毫不起眼的小草。但愿这沟渠之水也能流进大海,小草之花也能点缀大地。

有必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对名著的考证、研究和评论,它不是文艺批评。它只是用名著的故事和人物,抒发自己的一份感受而已。——它是借题发挥,它是旁敲侧击,它是小小的文学注脚,它是自圆其说的一孔之见。

最早接触四大名著,是在孩提时代。十三四岁的乡下野孩子,正处在探头探脑认知世界的阶段。如饥似渴的年纪,填饱肚子第一位,哪有大部头书籍供你啃读!冬闲的长夜里,一场连一场,一村赶一村,听盲人说书,以至于走火入魔,如醉如痴。于是在鼓板的叮当声中,懵懵懂懂知道了,天下大乱,三国鼎立,刘备是忠,曹操为奸;知道了桃园三结义,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知道了关云长封金挂印义薄云天,出五关斩六将英勇盖世;知道了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智斗司马星落五丈原。分辨忠奸正邪和好坏是非的心智萌芽,在少年一张白纸的心田里,野草一般悄悄滋长。

听《水浒》故事,记住了景阳冈武松打虎,记住了沂水岭李逵杀虎,争论过同为打虎英雄,谁比谁更厉害;记住了鲁达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记住了林冲忍气吞声,被迫上梁山,被花和尚一路护送的侠肝义胆深深打动。虽少不更事,也隐隐感觉到: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导致世道险恶,官逼民反,谁处乱世都生存不易,从而小小心灵,无端为绿林好汉悬一颗心,捏一把汗。

最向往的还是《西游记》,因为它最契合少年的胃口:好想学一身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好想拥有一根如意金箍棒,用它时从耳朵里掏出来,晃一晃,指东打西,扫尽人间妖孽。有一对千里眼和顺风耳,那就更得劲!也曾恨唐僧的人妖不分,是非不辨,也曾拉起小伙伴,装扮四僧,效仿西天取经。——那是快乐疯狂的少年人间!

《红楼梦》是阳春白雪,不曾听乡下盲人唱过说过它。但从大一点的学兄学姐嘴里,零零碎碎听到一些片段,觉得那是一部了不起的大书。虽然没见过那了不起长得什么样子,但晓得书中有一个生下来嘴里含玉、奇奇怪怪的呆公子,还有一个弱不禁风、以泪洗面的痴小姐。那是另一个世界,与乡下孩子隔得很远,那里富贵却缺少幸福,那里热闹却人情冷漠,那是一个悲惨的家族故事。

中国老百姓,读过四书五经的有多少?四大名著这类小说在不知不觉中,在口口相传中,沁人心田,润物无声地塑造着万万千千人的观念和性格。谁能说清楚,识不了多少字的父老乡亲,自自然然形成的人生观中,多少来自儒家经书,多少来自民间传播的小说故事?

长大后读原著,另是一番景况,识见自然不同少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诚如是也!什么阶段读,就会有什么阶段的收获,常读常新,常新常读。书就在那里,它没有变,你的生活变了,阅历变了,书给你的回馈也就变了。不同的人读同样的书,又有不同的感受和体悟,一千个人,会遇见一千个“贾宝玉”。人性不灭,名著常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我们一代一代持续不断拥抱名著的意义!

陶渊明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退归乡野。耕种之余的乐趣之一,就是读书。他在《读山海经·其一》中欣然写道——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是啊,“时还读我书”,“不乐复何如”!尽管身处穷乡僻壤,耕作辛苦,但读书,照样是其乐无穷的事啊!

他老人家读的是《山海经》,一种经典;我们读的是四大名著,另一种经典。两样经典,一种快乐!

所以,如果你有兴趣,请捧起书来,走进经典吧!

四大名著自问世以来,各种版本繁多。不同版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甚至相互矛盾。此次结集依据的版本,是北京燕山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发行的《中国古典名著绣像珍藏本》。

书中各篇结集前,曾连续在《洛神》杂志及有关信息平台发表刊载,这里对编辑的辛勤劳动表示深深的感谢!

李霞先生是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他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使小书陡然增色,谢谢他的厚爱,谢谢他的鼓励和指点。

新乡市作协的一兵先生,为本书的结集出版热心奔走。新书及时面世,全是他的功劳,感谢他的辛勤运筹。(方遒)

来源:宜阳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