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评选“最美少年” 解码榜样“成长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3:07 2

摘要:“智慧农场”使草莓产量提升了30%,将节水宣传融入京剧表演,创新设计“移动红色课堂”,开发“英雄故事盲盒”......近日,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在朝实密云学校举行2024年度“美丽少年”综合素养展示活动,授予孟靖然、王雯雨等10名学生“最美少年”称号,同时表彰73

“智慧农场”使草莓产量提升了30%,将节水宣传融入京剧表演,创新设计“移动红色课堂”,开发“英雄故事盲盒”......近日,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在朝实密云学校举行2024年度“美丽少年”综合素养展示活动,授予孟靖然、王雯雨等10名学生“最美少年”称号,同时表彰738名“美丽少年”。活动中,十位“最美少年”通过科技创新、传统文化演绎、红色故事讲述等多元形式,展现新时代少年风采,为全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榜样思政课”。

据了解,“最美少年”评选活动是密云区延续十余载的品牌德育活动,今年活动以“赤焰传承·智创星途·缤纷逐梦·多彩生活”为主题,创新打造“身边榜样思政课”模式。现场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元,全方位展现出密云区学生的综合素养。密云区小教科干部陆一芃表示:“这些少年用行动诠释了自信、创新、坚韧等新时代必备品质,为同龄人树立了可学可做的成长坐标。”

活动现场,密云五小杨梓湙发明的“智慧农场”模型成为全场焦点。这个源于农村实践观察的科创作品,集成智能大棚、自动化滴灌、防火预警等六大系统,采用废旧建材与环保PLA材料制作。“当传感器显示土壤湿度不足,系统会自动启动作物‘输液’模式。”杨梓湙介绍说。现场演示时,观众们还可以看到经过物联网终端实时传回的作物生长温度、光照数据等信息。

“这个项目历时8个月完成,其中凝结着我和其他同学团队协作的智慧结晶。”杨梓湙坦言,在太阳能供电系统调试阶段,他曾经连续失败27次。“最终,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反复测试不同材质的光伏板角度,最终发现35度倾斜得到的数据最佳。”如今,杨梓湙的这项发明已经在实际种植中验证了效果,使草莓产量提升了30%。区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该作品将代表密云区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当天,学生们的传统文化展演也十分精彩。朝实密云学校学生任心慈的京剧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作为曾经获得市级艺术节银奖的学生,任心慈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上下了很多功夫。从三年级开始,她每天坚持练功两小时,一年四季都对着操场边的水杉树吊嗓子。“京剧教会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她说道。在原创校园京剧《饮水思源》中,任心慈成功塑造智慧老人形象,将节水理念融入传统唱腔。这种创新尝试得到北京京剧院专家的肯定:“小演员准确把握人物神韵,在程式化表演中注入童真童趣。这为戏曲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如今,她正协助老师编写《京剧启蒙绘本》,用卡通形式向低年级学生传播国粹精华。

此外,密云四小学生孟靖然带来的“移动红色课堂”令人耳目一新。为了能够制作出《红色专列载梦行》研学地图,通过AR技术重现平津战役指挥部等历史场景,孟靖然的足迹遍布了全国2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监舍墙上的指甲划痕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他动情的讲述,配合全息投影呈现的珍贵史料,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来了一场生动“对话”。

为更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孟靖然还创新开发了“英雄故事盲盒”,每个盒子包含人物卡片、仿制文物和互动任务。在“小兵张嘎”盲盒中,孩子们通过破译密电码、制作红缨枪等任务,沉浸式体验烽火岁月。该项目已入选北京市“红领巾心向党”优秀案例,相关教具也已在全区12所学校推广使用。

当沉浸式红色教育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书香少年正用思维导图解码千年智慧。石城小学张淮彧创办的“淮彧书场”成为知识分享新阵地,他以《曹昂之死背后的权力博弈》为题,用思维导图剖析三国历史转折点。在学校,他创建了“时文速递”专栏,每周精选热点新闻配发历史典故解读,帮助同学建立古今关联思维。在最新一期“人工智能与活字印刷”专题中,他对比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形态的颠覆性影响,引发师生对技术伦理的深入讨论。

据了解,2024年度“美丽少年”评选打破“唯成绩论”。参评者需完成志愿服务、课题研究、艺术实践等“成长清单”。同时,区教委还设计了赤焰传承、智创星途等六大评价维度,构建“基础指标+特色发展”评价模型,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考察参评者。“区教委希望通过这些‘美丽少年’的真实事迹,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积极效应,为全区小学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密云区教委小教科科长郑立华说。

来源:现代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