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胸闷无力,以为感冒,用药后昏迷死亡!医生:避孕的不良反应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3:52 4

摘要: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罕见病例。一个年轻女性,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胸闷、乏力,以为是感冒,随手吃了点感冒药,结果几个小时后,她晕倒在家中,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评估报告》.2023年6月发布.

2. 中国妇产科学会.《避孕药与心血管健康的相关性研究》.2022年12月修订版.

3.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口服避孕药对女性健康的长期影响》.2021年第7期.

你有没有想过,吃一颗小小的避孕药,竟然可能要了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罕见病例。一个年轻女性,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胸闷、乏力,以为是感冒,随手吃了点感冒药,结果几个小时后,她晕倒在家中,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医生最终查明,真正的“凶手”,竟然是她长期服用的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很多人以为避孕药只是调节激素的小药片,最多有点副作用,比如月经紊乱、体重增加,但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某些情况下,避孕药可能会成为“致命导火索”,尤其是当你对它的副作用一无所知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被许多女性忽视的健康隐患——避孕药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你知道吗?长期服用某些口服避孕药,血栓的风险可能增加3到5倍!

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它们的作用是抑制排卵,让女性的身体“误以为”自己已经怀孕,从而达到避孕效果。

但问题在于,雌激素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这意味着你的血液会变得“更稠、更黏”,更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是什么?简单理解,它就是血液在血管里“结块”了。

如果这个血块堵住了小血管,可能只是腿部肿胀、疼痛;但如果它跑到了肺里,就会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肺栓塞的症状和感冒很像!轻则胸闷、气短,重则突然晕倒、休克,甚至导致猝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只是感冒,结果拖着拖着,最后倒下了。

不是所有女性吃避孕药都会出问题,但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就要特别小心了:

· 你超过35岁,并且吸烟。

· 吸烟本来就会让血管变窄、血液变稠,如果再加上避孕药,血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 你的家族里有人得过血栓,比如你的妈妈、外婆或姥姥曾经得过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

· 血栓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不可忽视。

· 你长期久坐不动,比如在办公室一坐一天,或者最近刚坐了长途飞机(超过4小时)。

· 长时间不动,血液循环变差,就容易形成血栓。

· 你的体重超标。

· 肥胖会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同时也会让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

· 你刚刚生完孩子或者正在哺乳。

· 很多女性在产后会服用避孕药来避孕,但其实刚生完孩子的头几个月,本身就是血栓高发期,这时候再加上避孕药,风险更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有点后怕?避孕药并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吃的!

除了血栓,避孕药还有很多“隐藏副作用”,只是很多人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如果你本身就容易偏头痛,特别是那种一侧头痛、伴随恶心呕吐的偏头痛(医学上叫“先兆性偏头痛”),那你要注意了!避孕药可能会让你的偏头痛更频繁、更严重,甚至增加中风风险。

有些女性吃避孕药后,情绪变得特别暴躁、焦虑,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抑郁症状。这是因为避孕药会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干扰你的情绪调节

如果你服药后总是心情低落,最好咨询医生看看是不是避孕药的问题。

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肝功能异常。

如果你本身有肝病,比如脂肪肝、肝炎,那更需要慎重考虑。

如果你是高危人群,或者你服用避孕药后出现不适,可以考虑其他避孕方式。

俗称“节育环”,不含激素(或仅含少量孕激素),不会影响血栓风险。

适合长期避孕的女性,放置后可以使用5-10年。

虽然避孕套的失败率比避孕药稍高一点,但如果使用得当,依然是很安全的避孕方式,而且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

这类避孕方式含有低剂量的孕激素,不会像口服避孕药那样显著增加血栓风险,但可能会影响月经规律,适合不介意月经变化的人群。

很多女性把避孕药当成了“日常用品”,甚至有人连续吃了十几年,从来没想过它可能带来的风险。

但医学研究已经明确表明,口服避孕药确实会增加血栓、中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某些高危人群而言,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你正在服用避孕药,建议你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留意自己有没有腿部肿胀、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

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或者服药后出现不适,一定要尽早咨询医生,考虑更安全的避孕方式。

避孕是女性的权利,但健康更是无价的。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在保护自己的也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来源:王医师健康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