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个问题:"为何赡养老人这么难?"底下有个回答特别扎心:"你以为养老人是喂饱穿暖就行,实际上人家是来当领导的。"这话糙理不糙。
刷到个问题:"为何赡养老人这么难?"底下有个回答特别扎心:"你以为养老人是喂饱穿暖就行,实际上人家是来当领导的。"这话糙理不糙。
下面我们来看下网友的回答:
这年头给老人当子女,活得像在谍战剧里搞潜伏。
你开空调她说费电,关空调她喊心慌。炒青菜多放两滴油要挨训,少放盐又被说虐待。就连刷短视频声音调小点,都能被解读成"嫌弃人老耳背"。
老一辈总把"孝顺"挂在嘴边,今天嫌你被子叠得不够方正,明天怪你擦地板没跪着擦。
有的老人不一样,他们带着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空降你家,像台自带语音的老式收音机,24小时循环播放"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
老一辈活在"生存模式"里,我们奔着"生活品质"去。他们觉得吃饱穿暖就是福,我们想要WiFi自由和周末赖床。
他们把孝顺等同于绝对服从,我们渴望平等对话。就像我妈总说:"我们当年哪敢顶嘴?"可她忘了,现在不是那个靠粮票过日子的年代了。
但话说回来,老人真就故意为难子女吗?邻居王叔有句话点醒我:"他们不是想当领导,是怕自己没用。
"去年他给老爸买了扫地机器人,老爷子偷偷拔了电源,坚持用扫帚扫了三个月地。后来才知道,老人是怕连扫地这点价值都被剥夺。
赡养这场修行,或许该换个打开方式。别把老人当需要供起来的佛,也别把自己当逆来顺受的童养媳。
该坚持的原则不含糊,比如孩子的教育方式;能妥协的小事不计较,比如白菜非要焯水三遍。毕竟咱们对抗的不是父母,是横在中间四十年的时光。
最后想起个暖心的画面:有天下雨,看见小区里七十多岁的奶奶撑着伞,追在三十岁的儿子后面喊:"你走慢点!手机举那么高看路!"儿子翻着白眼嘟囔"知道了",脚步却悄悄放慢了半拍。你看,代沟再宽,总有些东西能搭座桥。
来源:花开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