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eepSeek、《哪吒2》爆火,透视社交平台传播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8:19 2

摘要:DeepSeek,火了两个多月了。2025年春节前夕,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以现象级的姿态引发全民讨论。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狂欢,更是社交平台与新技术深度融合下的一场价值重构实验。传播逻辑的迭代、用户体验的升级与社会价值的共振,形成了一场奇妙的“共振”。

【洞见·TMT】

DeepSeek,火了两个多月了。2025年春节前夕,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以现象级的姿态引发全民讨论。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狂欢,更是社交平台与新技术深度融合下的一场价值重构实验。传播逻辑的迭代、用户体验的升级与社会价值的共振,形成了一场奇妙的“共振”。

社交平台从传播工具转为“全民共创场”

有人说,微博等社交平台通过话题裂变、用户共创与圈层穿透,将高冷的技术术语转化为全民可感知的“社会情绪”,完成了一场从实验室到街头巷尾的认知迁徙。

与DeepSeek有关的部分热搜

我们复盘了一下:1月27日,“DeepSeek”登上了热搜第一,相关微博热搜刷屏。此后短短两天内,69个相关话题轮番刷屏。从“DeepSeek爆发”到“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把技术突破直观可感的触达用户。社交平台上,“有了DeepSeek学语文还有用吗”等话题引发热议,用户将AI的回答以调侃或深思的态度分享出来,把对技术的体验感受转化为承载个人价值观的载体。

科技博主忙着解析算法原理、财经大V积极探讨商业潜力,情感类KOL借AI生成“治愈系”对话……这些跨领域的意见领袖将DeepSeek的技术话题,拆解为不同圈层的“语言”,让技术话题从垂直领域溢出,成为全民讨论的公共议题。

流量“反哺”让社交平台再进化

这几天,网络平台数据显示,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破了200亿元。作为国产文化IP最新代表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不仅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突破百亿的动画电影,也为国产文化IP的全球化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海报

亮眼成绩的背后,除了核心的故事和创新的视觉表现外,社交媒体也是《哪吒2》出圈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当《哪吒2》的衍生话题#申公豹父子意难平#登上热搜时,原本局限于影迷圈的讨论迅速扩散:情感博主剖析角色命运中的代际矛盾,教育博主借敖丙的成长轨迹探讨青少年心理……这种跨领域的内容输出,使得专业话题蜕变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议题。

而在DeepSeek的传播链中,有博主将《哪吒2》的AI特效,与DeepSeek的技术原理进行类比解读,科普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还有博主将其近60万字的《哪吒2》原著灌给DeepSeek,五小时后绘制出了一个包含1126个节点、4794条关系线的“封神宇宙”。在此过程中,社交媒体如同催化剂,让技术创新与文化表达在跨界碰撞中释放出乘数效应。

这也说明,在技术加持下,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完成了从被动接受文化符号,到主动参与意义建构的转变,彰显了公众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升级。反之,AI的接入改变了用户与平台的互动方式。

技术普惠和社会价值的“共生逻辑”

DeepSeek、宇树人形机器人、Manus等爆火背后,是一场关于社会价值的讨论。这场讨论中,用户需求、平台责任与伦理规范形成了微妙平衡,折射出技术普惠与社会价值的“共生逻辑”。据微博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2025年3月18日期间,微博上关于AI相关话题热搜高达533个,讨论量突破1000万。

DeepSeek的爆火,既是一场技术奇观,也是一面时代镜子。它照见了社交平台从“传播媒介”向“智能生态”的跃迁,也映射出用户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共创”的觉醒。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接入DeepSeek”热潮持续,上百个应用接入DeepSeek模型。2月21日,微博智搜官方发帖称“今日开启灰度测试!智搜结合微博内容生态,推出集成DeepSeek R1的深度思考版。凭借DeepSeek R1强大的推理思考能力,提供更智能深入的热点消费和搜索洞察体验。”

从DeepSeek的技术普惠到《哪吒2》的文化出海,社交平台的“放大器”作用日益凸显。或许,当算法开始理解《逍遥游》的哲学意蕴,当AI绘画工具让文物壁画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超越工具理性,助推这场借社交媒体发力的全民叙事。

策划:李政葳 撰文:雷渺鑫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