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摘要:11月29—30日,以“食品营养与创新发展”为主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办学30周年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安圆满举办。来自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省食品协会、杨凌食品工程创新中心的有关领导,优秀校友代

11月29—30日,以“食品营养与创新发展”为主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办学30周年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安圆满举办。来自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省食品协会、杨凌食品工程创新中心的有关领导,优秀校友代表,陕西省内高校食品院系教师及省外高校相关食品专业人士等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马晓云主持了开幕式。本次论坛共进行25个专题学术报告,21个在读研究生报告。食品学会学术年会海报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新兵出席开幕式并首先致辞,他提到陕西师范大学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师范大学,在 80 年办学历程中,从救国、建国到兴国、强国,始终与民族命运起伏共振、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学校于 1994 年设立食品营养教育专业,以此为基,不断发展,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已经发展成以“食品营养及健康科学教育”为特色的加工工程与产业服务融合发展的一流工科学院,有力支撑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食品是民生之本,营养是健康之基。今天来自全省食品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破解食品科技和食品产业问题难题,展望陕西食品科技创新前沿,探索科学研究赋能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前景,意义十分重大。论坛开幕式陕西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郑永岗处长在致辞中表示,三十年来,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在陕西师范大学的领导下,始终践行“科技推动乡村振兴”的宗旨,坚持“扎根西部、服务产业、科技报国”的理念,面向食品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立足区域优势农产品及秦岭特色食材资源,结合“一带一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为陕西省食品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论坛现场情景兄弟院校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吕欣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历经三十载风雨兼程的洗礼,陈锦屏教授等先辈们当年于这片学术的沃土之上悉心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如今已然茁壮成长,已化为枝干粗壮、华盖如云的参天巨木。回首往昔三十年岁月,陕师大食品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创新等诸多关键维度皆斩获了斐然卓越的辉煌成就。在学科建设方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名录,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支撑的陕师大“农业科学”学科排名进入全球ESI的前0.3%;在人才培育方面,学院始终高度聚焦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培育出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与青睐,在国内外食品行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在科研创新方面,近年来学院成功承接了诸如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系列高水准科研课题,并收获了数量众多、价值斐然的科研硕果,为我国食品行业的持续稳健前行、迭代升级转型奉献了无可替代的关键力量。优秀校友代表、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曹炜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在陕师大学习的经历,回顾了红枣奶奶陈锦屏教授的教诲,祝福母校食品学院30年生日快乐!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杨兴斌院长从四个不同时期全面介绍学院发展历程。杨兴斌表示,春风化雨三十载,桃李芬芳满天下,经过30年的发展,学院现已建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陕师大食品学院办学30周年优秀校友座谈会开幕式上还进行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优秀研究生报告颁奖仪式,获得优胜奖、二等奖、一等奖的同学先后登台接受奖项证书。优胜奖二等奖一等奖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原院长、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陈功发表了《四川传统发酵食品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西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岳田利教授发表《微生态富硒营养健康食品研究》的主题报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孟永宏教授发表《多酚肠道代谢及其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主题报告;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陈雪峰发表了《西凤酒特征微量成分表征及对酒精肝损伤拮抗作用探究》的主题报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的院长吕欣教授发表了《产细菌素乳酸菌的挖掘与功能初探》的主题报告。这5个主题报告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对食品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专题学术报告环节,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张雅丽发表了《以食养颜:以促进线粒体功能为核心的策略》专题报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孙立军教授发表了《底物酶解模式对多酚抑制阿尔法淀粉酶的影响机制》的主题报告;来自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副院长的梁鹏发表了《大黄鱼脂质功能挖掘及应用研究的进展》专题报告;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的副院长刘永峰教授发表了《肉类营养安全控制与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北方民族大学教授高春燕发表了《地参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其护肝作用的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副院长王丽霞发表了《黍米稠酒发酵过程理化及其呈香特征分析》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的教授、院长助理莫海珍发表《储铁蛋白介导的副溶血性孤菌且死亡分子机制》的专题报告;来自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正高级农艺师唐德建发表了《富硒食品开发研究与技术转化》的专题报告;来自西北大学食品学院的副院长曹伟教授发表了《蜂蜜真实性研究及应用前景》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卫荣发表《主动健康视角下的药食同源物质的开发》专题报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孙翔宇发表《葡萄酒真实性鉴定:化学基础、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李儒仁发表《食中式发酵肉制品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婷发表《功能低聚糖调控小肠上皮细胞处泌体miRNA谱的营养新功能》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理工大学教授耿敬章发表了《陕西传统黄酒品质解析及功能性黄酒产品研发》的专题报告;来自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王萌发表了《营养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专题报告;来自延安大学的副教授杜宏涛发表了《沙枣多糖的提取、结构特征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安康学院的副教授王自超发表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对红糖多酚抑制α-葡萄糖肝酶活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商洛学院的讲师张妮娜发表了《应用NAMS研究抗生素对胆汁酸稳态的影响》的专题报告;来自榆林学院讲师李会涛发表《酸枣儿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来自商洛学院讲师李伟发表了《mcr-1基因在食源性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中的转移机制》的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内容丰富,从各自的专业方向,多维度进行了汇报发言、分享了经验与成果。参会代表合影本届论坛由陕西省食品技术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承办;教育部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国家苹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中俄食品与健康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谷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16个中省市科教研发技术平台协办。(王京臣)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