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罗甸法院干警化身“法治园丁”走进辖区中小学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主要围绕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电信诈骗、校园霸凌、法律启蒙教育、森林防火等六方面展开,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本次活动覆盖6所学
2025年3月,罗甸法院干警化身“法治园丁”走进辖区中小学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主要围绕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电信诈骗、校园霸凌、法律启蒙教育、森林防火等六方面展开,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本次活动覆盖6所学校2000余名学生。
01
划清行为红线,守护青春底线
3月4日,立案庭员额法官为罗悃中学600余名师生带来法治“必修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向学生普及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如旷课、欺凌、盗窃等,强调“小错不改,大错难防”。并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对于不良行为需及时矫正,严重不良行为将面临矫治教育,如送入专门学校或接受司法机关训诫;同时呼吁学校、家庭应加强教育引导,必要时可采取心理干预;家长关注孩子社交圈,学校建立预警机制,社区提供法治实践平台。
02
尊重生命价值,守护人身安全
3月6日,立案庭法官助理为床井小学300余名师生带来法治大礼包。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生命权的保护,阐释生命权是公民最基础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结合校园实际向学生们传授三大理念:一是紧急救助义务:发现同学受伤或突发疾病时,应立即向老师或拨打120求助;二是侵害生命权的法律责任:以“校园意外伤害案”为例,说明侵权者需承担赔偿、道歉等责任;三是自护与他护结合:鼓励学生见义勇为,但需量力而行,优先保障自身安全。
03
擦亮双眼,远离陷阱
3月12日,执行局员额法官为边阳高级中学6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法治辅导课。针对学生群体高发的游戏充值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事件,向同学们揭露诈骗套路。讲述常见诈骗手段有虚假中奖链接、冒充明星粉丝群、虚假购物网站等,要求同学们谨记防诈口诀:“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必要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遭遇诈骗立即报警。
04
拒绝沉默,勇敢说“不”
3月14日,边阳人民法庭员额法官为牙村小学100余名师生带来法治课堂,引导学生认识霸凌的危害性及应对措施。霸凌形式包含肢体暴力、语言侮辱、社交排斥、网络攻击;需承担的法律后果轻则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重则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承担刑事责任。鼓励同学们遇到校园霸凌时,应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留存证据,要懂得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05
播种法治种子,培育未来公民
3月14日,审管办员额法官为第九幼儿园200余名儿童带来了“法治种子”,旨在通过“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增强幼儿的法治意识,培养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结合幼儿认知特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动画短片,讲解“遵守规则”“安全保护”“拒绝陌生人”等小知识,通过“红灯停绿灯行”“不跟陌生人走”等生活场景,引导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主动分享“遇到危险要找警察叔叔”等知识。
06
强化安全意识,守护绿色家园
3月14日,民庭法官助理为上隆小学150余名师生带来森林防火知识宣讲课堂。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中关于火灾的法律责任,强调“失火必追责”的法治观念。通过“森林的作用”“火灾的危害”等科普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在宣讲中设置“森林防火知识抢答”环节,提问“引发山火的常见原因”“发现火情如何报警”等问题,学生们踊跃参与。此外,法院干警还让同学们要时刻牢记“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小火快扑灭,大火速报警”,以此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森林防火意识和法治观念。
法治进校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启蒙,唯有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才能构建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生态,为民族复兴筑牢法治根基。
来源:罗甸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