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蔗多年 ║ 熊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3:45 4

摘要:在我国南方,甘蔗是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广西有很多地方广泛种植甘蔗。当初没有留意到这个题材。而以甘蔗题材来创作山水画,还得从一次偶然的看见说起。

种蔗多年

——画外杂语之十八

文|熊丁

在我国南方,甘蔗是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广西有很多地方广泛种植甘蔗。当初没有留意到这个题材。而以甘蔗题材来创作山水画,还得从一次偶然的看见说起。

大学刚毕业那两三年,在绘画上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为了创作作品投稿展览,在题材方面,寻寻觅觅,费思量。而灵感的出现,往往就一刹那。一次,在回坡竹的路上,车窗外一闪一闪而过的一片片、一坡坡的甘蔗林,闯入了我的心间。一路上,满脑子都是甘蔗的画面,令我兴奋不已,萌生了以甘蔗林为题材来创作的念头。

回南宁后,立刻查找资料,却没有看到有关此类题材的山水画。没有经典可借鉴,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现,苦恼不已,不知从何入手,只好在空闲的时候独自跑到甘蔗地去看看,静静地想。后来,在明代沈周的《东庄图册》里看到了一幅《麦山》,图中描绘的是麦田。开始着手研究起来,并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于是笔下生长出了第一棵甘蔗,慢慢地长成了一片、一坡。最后决定结合桂中桂南丘陵地貌来创作,其中加入竹子、香蕉、鱼塘、菜地、水田、小桥、杂树以及村落等南方常见的自然物象和人文景观。那段时间,经过不断地摸索,脑海中的画作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了。

于是,直接创作一幅尺寸为191㎝×180㎝的大画,费时一个星期,画稿完成,投展,入选了,那是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迷茫地苦恼地探索绘画的路上,作品能入选展览,这不仅是对我迷茫探索的认可,更是莫大的鼓励。同时,它给了我方向。有了方向就好了,一画就到现在,也到将来。

桂南多此景

23cm×32cm ║ 纸本水墨 ║ 2025年

正因为画里有甘蔗这个元素,朋友们都说我是画甘蔗的,甚至还有报社记者朋友给我写了一篇文章——《在纸上种甘蔗的人》发表在当年的报纸上。在宣纸上种甘蔗,虽然听起来好像是那种天马行空的感觉,但是把甘蔗这种亚热带作物在宣纸上种成山水画,倒是让我心生欢喜了。

其实,年少的我种过甘蔗,也收过甘蔗。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有一些,我家田地不多,种甘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不乐观,只种了几年。可没想到的是学画的我却在宣纸上种回了甘蔗,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也或许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种甘蔗需要注意种植条件,如土壤、整地、播种时间等,在甘蔗生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以及剥掉枯叶等,唯有辛勤劳动与耐心呵护,方能收获喜悦。

种甘蔗虽然辛苦,但其中也不乏乐趣。记得有一年收割甘蔗后,我跟随父母将甘蔗拉去别的村庄榨甘蔗汁用来制作红糖。当看到刚榨出的甘蔗汁,迫不及待地喝上一碗,那是人生中有着我劳动汗水的第一碗甘蔗汁,那种清甜可口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当然,牙口好的都不用刀削皮就可以直接啃。啃食甘蔗,因糖蔗较硬而不易啃,唯果蔗最佳。

人们常说,种甘蔗是甜蜜的事业,品尝甘蔗亦如品味人生之美好。年少时候不知愁滋味,哪懂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田园劳作的辛苦,自然不可能品出人生的苦甜。现在,昔年的劳作地,早已搬到画室中来了。以宣纸当作田地,以毛笔当作锄头,以墨水当作肥料,躬耕其中自知苦甜。创作一幅画,或需半天,或需整日,甚至数日、数周乃至数月之久。只有等到画完了,把画立于墙上,就可以坐望牛岭、坐望甘蔗坡了。此时画作所带来的喜悦,恰似甘蔗汁般沁人心脾。

过屯前岭采薏苡所见以画稿记之

无论是在田地上还是在宣纸上种甘蔗,都应明白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甘蔗给的不仅是清甜的味道,还应是要懂得去感恩生活。绘画亦不能脱离生活,需要坚持到生活、到自然中去感受、体悟、写生。闲暇时间,我常常到南宁周边走走看看、写生。当走入一坡坡的甘蔗林时,微风拂过,甘蔗叶摇曳着沙沙作响,那个声音就像一首婉转悠扬的曲子。而甘蔗所散发出的清香,还有泥土清新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这种乡土芬芳的气息,着实令人陶醉。

朋友知道我以甘蔗题材来创作山水画,帮我刻了一枚内容为“渐入佳境”的闲章,我甚喜欢。印章还落了边款:“晋顾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恺之云:‘渐入佳境。’”这讲述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从尾到根吃甘蔗的典故。倒啃甘蔗,苦尽甘来,寓意深远。人生亦如此,只有先苦后甜,方能渐入佳境。画亦如是。倘若都能把自己心中的山水一一呈现于宣纸上,画作亦能如印文之意,自然美好。

种蔗多年,而今回首一望,一幅幅画,又何尝不是种在自己心田上的那一帧帧的乡愁呢?牛岭上的甘蔗收完了几天的劳累和汗水在忙碌之后的宁静的时光里发酵着酿成了蜜

2025年3月16日写于牛岭竹轩

坡竹熊

前往新江河途中得此稿

前往新江河途中得此稿

屯前甘蔗坡

一月十二日前往新江河途中

所见一景以画稿记之

自大塘至南州途中得此画稿23cm×32cm ║ 纸本水墨 ║ 2025年收甘蔗过南州得此画稿23cm×32cm ║ 纸本水墨 ║ 2025年屯前坡上的日记百乐冬语40cm×30cm ║ 布面油画 ║ 2018年牧归30cm×23cm ║ 布面油画 ║ 2021年暮归30cm×23cm ║ 布面油画 ║ 2021年那州即景60cm×40cm ║ 布面油画 ║ 2021年屯前春色50cm×30cm ║ 布面油画 ║ 2019年屯前一景50cm×30cm ║ 布面油画 ║ 2019年关于熊丁号坡竹熊,壮族,广西上林人。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为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第二届签约美术家。作品入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提名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等二十多项全国美术展览。作品获第二届广西青年美术作品展金奖等十多项全区美术展览。

来源:荣荣农村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