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硬皮豆在果园间作的栽培技术探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6:56 2

摘要:福建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相橘、番荔枝、桃等特色果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连作障碍、病虫害加重等因素制约,果园生产力逐年下降。为实现果园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果树抗逆性。崖州硬皮豆作为一种新型绿肥间作作物,以其独特的生物学

崖州硬皮豆在果园间作的栽培技术探讨

陈得盛等

福建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相橘、番荔枝、桃等特色果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连作障碍、病虫害加重等因素制约,果园生产力逐年下降。为实现果园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果树抗逆性。崖州硬皮豆作为一种新型绿肥间作作物,以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正逐步受到果农青眯。甄云楠等研究表明,崖州硬皮豆每667m2可固定氮素30~50kg,积累有机质3000~4000kg,显著提高了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保肥能力叫。本文将围绕崖州硬皮豆在福建地区果园间作的应用前景展开探讨,以期为其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 崖州硬皮豆的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性状

崖州硬皮豆属1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主根深入土层,须根横向延伸,根系发达。茎蔓性,长可达3~5m,全株被白色柔毛。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具光泽。花期7-9月,总状花序腋生,花冠乳白色,蝶形,芳香。英果弯曲似新月,长8~13cm,宽2~3cm,种子楠圆形,暗棕色,种皮坚硬。

1.2 繁殖方式

崖州硬皮豆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饱满度高,发芽率可达85%以上。种子外观光滑致密,种皮较厚,千粒重160~200g。自然条件下种子休眠期较长,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后熟才能萌发,春播前宜进行催芽处理。采用浸种催芽法,将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10~12 h,捞出阴干至表面湿润即可播种。机械直播是崖州硬皮豆田间播种的理想方式,播深以2~3cm为宜,出苗整齐,成苗率高。

1.3 环境适应性

崖州硬皮豆属喜温作物,生育适温25~35℃,最适生长温度28℃左右,10℃以下生长缓慢。全生育期120~150d,总积温2400~2800℃。崖州硬皮豆耐旱性强,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维持较高水平光合作用,但在开花结英阶段应保证充足水分供应。该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砂土至重壤土均能良好生长,最适宜微酸性砂壤土,pH值以5.5~6.5为佳。崖州硬皮豆喜光,遮阴条件下植株徒长,结英量明显下降。

1.4 产量和品质特点

崖州硬皮豆是一种高产的绿肥作物,单位面积生物量产出较高。据田间试验统计,每667m2崖州硬皮豆鲜草产量可达4000~6000kg,相当于1200~1800kg干物质的生产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崖州硬皮豆的产量表现容易受到立地条件、肥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椿薄缺水的环境下其产量将显著下降。

营养成分是评价绿肥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崖州硬皮豆植株含水率较高,一般在78%~83号之间。考虑到绿肥作物多在开花前收获,此时其营养价值往往高于成熟期。因此,青贮或直接翻压还田是崖州硬皮豆的主要利用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其茎秆与叶片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8%~10号和2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同类绿肥作物。加之植株纤维素含量低,木质化程度轻,腐解速度较快,崖州硬皮豆无疑是改善土壤肥力的优质绿肥资源。

从籽粒品质看,崖州硬皮豆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其粗蛋白含量高达23%~27%,且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为其开发食品和饲料用途提供了潜在可能。不过,崖州硬皮豆籽粒内还含有一定量的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可能对人畜消化吸收产生负面影响。除蛋白质外,崖州硬皮豆种子还富含类黄酮、多酚等多种植物活性物质。研究发现,从崖州硬皮豆种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此外,崖州硬皮豆种子提取物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2 果园间作崖州硬皮豆

2.1 柑橘间作

柑橘是福建地区崖州硬皮豆间作的重点园区武瑞瑞在三明宁化县开展温州蜜村套种崖州硬皮豆试验,结果表明:于行间套种2行硬皮豆,每667㎡产鲜草5280kg,通过免耕覆盖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作对照提高32.6%,柑橘单株产量增加17.3%。在硬皮豆生长过程中,还可间套短期经济作物如四季豆、毛豆等,进一步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2.2 番荔枝间作

番荔枝采用大行距种植,树冠下空间资源丰富。在漳州华安县番荔枝园开展“一主两辅”立体种植模式,主栽番荔枝,树行间套种2行崖州硬皮豆,再辅以蔬菜瓜豆轮作,硬皮豆每667㎡产鲜草4950kg,实现果蔬两熟。番荔枝树龄较小时,硬皮豆可采取密植处理,待进入盛果期后改为稀植,并适当减少播种量。研究发现,硬皮豆间作显著促进了番荔枝新梢生长,提高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改善了果实品质。

2.3 桃园间作

闽北山区是我省优质桃的主产区,由于多年连作,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在顺昌县洋墩镇果园引种崖州硬皮豆与桃树间作,每667m2播种量20~25kg,出苗后采取人工牵引缠绕的方式爬藤,避免硬皮豆蔓延争光。经过一茬轮作,园区土壤疏松度提高,团粒结构比例增加11.2%,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增强。据测定,硬皮豆休闲期土壤促生菌密度达107cfu/g,较单作桃园提高2个数量级。

2.4 其他果树间作

除上述几类果树外,红心蜜柚、杨桃等福建特色果品园也有引种崖州硬皮豆的成功案例。红心蜜柚园采取环状间作布局,树冠下套种2~3圈硬皮豆;杨桃园则采取行间条播的方式,每667m2播种量15~20kg。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生长势较弱或病虫害较重的果树,应审慎进行硬皮豆间套作,以免因养分竞争影响到果树生长。崖州硬皮豆萌发出土后生长势极强,必要时应及时刘割,控制其株高在40cm以下。

3 间作栽培关键技术

3.1 品种选择与苗木培育

选用优良的崖州硬皮豆品种是提高果园间作效益的关键。目前,国内选育的崖州硬皮豆品种在抗倒伏性、耐椿薄性等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在福建山地果园推广应用。优质壮苗的培育是实现间作增产增效的重要环节。采用穴盘育苗技术,选用泥炭、虹石和珍珠岩按照3:1:1的比例混合制备基质,每穴播种2~3粒,待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处理,确保苗木整齐一致。苗期管理是决定壮苗培育成败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苗床应保持湿润,每隔5d浇透水1次,同时根据苗期生长进程合理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幼苗苗壮成长。当幼苗长至4~5片真叶、株高达15cm时,即可移栽定植。整个育苗过程中,做好病虫害监测至关重要,可喷施50%多菌灵200~300倍液等防治叶斑病、炭宜病等病害。

3.2 种植密度与方式

崖州硬皮豆在果园的合理种植密度需要因地制宜,根据果树品种、树龄、种植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采用行间套种的方式,大行距果园(如番荔枝园)可套种2行崖州硬皮豆,株行距50~60cm;中等行距果园(如桃园)套种1行,行距控制在80~100cm。播种量以20~25kg/667㎡为宜,过高易造成植株徒长,通风透光不良。立地条件是影响崖州硬皮豆生长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新开发的丘陵山地果园,地形复杂多变。对于岩坡地果园,可采取沿等高线开挖梯田状平台的方式,既可为崖州硬皮豆提供良好的生长基础,又有利于减缓水土流失。在闽南丘陵区柑橘园普遍采取梯田式种植模式,崖州硬皮豆可与主栽作物错落布局,每667m2种植密度维持在3000株左右,避免产生过度竞争。

3.3 肥水管理

崖州硬皮豆虽然具有较强的耐瘠薄特性,但在生育后期,尤其是盛花初英阶段,需要充足的水肥供应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需求。因此,做好节水灌溉和科学施肥至关重要。可根据降雨规律和土壤墙情,采取沟灌、喷灌等方式适时补充水分;中后期则可结合果树浇水同步进行。在肥料选择上,硬皮豆与果树复混施用氮、钾肥效果较好,既可促进硬皮豆植株生长,又能满足果树对养分的需求。苗期一般667m施复合肥30~50kg,至花英期结合灌水追施硫酸钾50kg。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红壤区普遍呈酸性,部分果园土壤pH值可低至5.0以下,不利于根瘤菌的生长繁殖,导致豆科绿肥作物固氮效率降低。因此,可在种植硬皮豆前,结合深耕或开沟施用白云石粉等碱性物质,调节土壤酸碱度,为根瘤菌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此外,直接向土壤接种优良根瘤菌菌剂也是提高豆科绿肥固氮效率的有效措施,每667m2接种量以200~300g为宜。

3.4 病虫害防治

崖州硬皮豆虽然病虫害种类相对较少,但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极易发生叶斑病、炭宜病等真菌性病害。农户可密切关注苗情,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控制病情。发病初期可选用50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40%苯酵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与30%密菌酯水分散粒剂500倍液轮换喷施,每7~10d喷1次。蚓虫、红蜘蛛等是崖州硬皮豆的主要害虫,应及时用40%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1.8%冀敌百乳剂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并注意用药后及时冲洗植株,减轻农药残留。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科学用药结合天敌利用,可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此外,加强果园环境卫生也是控制病虫的重要手段。及时清除落叶枯枝,并深埋或焚毁,可有效阻断病原菌与害虫的繁殖循环,降低虫口基数。

崖州硬皮豆是果园绿肥的优良选择,随着间作栽培模式的不断优化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其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如何协调硬皮豆与果树的养分竞争关系,探索最佳的种植模式与轮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其覆盖度与生物量,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4 小结

崖州硬皮豆是一种兼具固氮保肥与农艺性状优良特点的豆科绿肥植物,将其引入福建果园间作体系,可显著提升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果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总体来看,崖州硬皮豆在柑橘、番荔枝、桃等果园的适应性较广,采用穴盘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措施,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提高复合种植模式的产出效益。但是,崖州硬皮豆的耕作方式、轮作周期、还田方式等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如何实现其与果树养分的良性互补,避免过度生长导致养分竞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此外,加强崖州硬皮豆优良品种选育,挖掘其种子、植株的药用价值,也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