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上四休三的风,还是吹到了张雪峰这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9:42 2

摘要:马克思曾描述理想的工人生活是:每天只工作上午4个小时即可满足生活的一切需求,剩下的时间全归个人所有,让工人们有时间去看书、写诗、看歌剧、钓鱼等。

马克思曾描述理想的工人生活是:每天只工作上午4个小时即可满足生活的一切需求,剩下的时间全归个人所有,让工人们有时间去看书、写诗、看歌剧、钓鱼等。

现在离这个目标稍微近一点的,应该是张雪峰公司的员工。

2025年3月,考研名师张雪峰的公司因“升级版上四休三”再次登上热搜:在原有每周工作四天的基础上,每月最后一周新增三天小长假,叠加春节24天超长假期、人均6万元年终奖等福利,引发网友直呼“羡慕”。这并非张雪峰首次以“别人家的老板”形象出圈——自2023年推出“上二休一、上二休二”弹性工作制后,其企业福利政策持续刷新行业认知。然而,在“实名羡慕”的背后,中国职场人距离普遍实现“上四休三”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01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张雪峰的企业福利设计堪称“反内卷典范”。

除了“上四休三”,公司还为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深造学费补贴等支持,甚至在2025年春节直接发放2000万元年终奖。这种模式的成功,与其商业模式紧密相关:峰学未来深耕教育领域,通过直播、志愿填报服务等业务积累了强大的现金流,2025年图书类销售额已突破数千万元。张雪峰曾公开表示,公司注重“宽进严出”的管理哲学,通过优化流程和激发员工自主性,实现了效率与福利的平衡。

但张雪峰的“理想国”难以直接复制。

张雪峰的企业性质,符合知识+服务的小企业,主要提供升学规划指导等付费咨询业务,管理模式是非常灵活的。因而企业可以按顾问的能力水平和时间进行派单,而顾问则按客户的时间和需求进行服务,还可以灵活安排时间。

知识型工作不像制造业生产,需要做强计划管理,可以精细化至每小时的生产量 ,不需要集中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主。

所以,灵活且人性化的工时管理制度,对于知识型工作来说,可能才是效率最大化的。所以张雪峰的公司是可以做到上四休三也不影响企业经营。

如果是制造业,员工需要坐在生产设备前工作,就不能做到如此灵活了,而且有些设备是一年365天都得开启的,因为一开一关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那需要365天都有人在生产。

推行四天工作制的核心障碍在于多方利益的平衡。

企业层面,缩短工时意味着人力成本上升,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餐饮业,效率提升速度难以抵消工时减少带来的损失。

政策层面,现有法规对工时制度的弹性调整缺乏细化支持,企业尝试新制度可能面临合规风险。

此外,社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部分管理者仍将加班与“奋斗精神”挂钩,员工也因担心职业发展而被迫内卷。

因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指出,当前全面推行“上四休三”尚不现实,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缩短工时可能加剧成本压力。

02

张雪峰不是第一个

2022年6月,英国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4天工作制试验,为期半年,共有61家企业的约2900名员工参与了这次试验。试验结果显示,71%的员工疲惫感降低,39%压力减轻,48%对工作更满意。工作效率上,员工“工作态度更积极,更加精力充沛”,所有参与企业员工辞职和请病假比例对比去年同期都出现下降;有24家企业的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4%。

这则新闻引发不少职场人羡慕。但早在八九年前,民间和媒体就曾探讨过“四天工作制”实施的可能性。

2015年,中国青年报刊文称: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趋稳,更追求质量。而国人对生活品质更讲究,对休闲娱乐更向往,确实不必奉行“拼命哲学”……休闲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可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许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意在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

2018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休闲绿皮书:2017-2018 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报告建议,203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

到了2023年,人们言必及AIGC的年代。澎湃新闻评论称,IT技术、互联网、物联网、AI等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工作,也产生了更多的劳动成果,很多工作可以居家完成。

2024年12月18日,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发表演讲时表示,携程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四天工作制度,或者缩短工作时间。他指出,这样灵活的办公方式不仅不会影响办公效率,还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

不过四天工作制对于员工和雇主而言,同样是一种挑战。

对员工而言,企业福利升级需要你的能力也随之升级。实施过上四休三的温州公司的老板表示,其中一位员工被辞退的原因就包括工作态度——5月应出勤19天,她迟到10次。此外当工作时间缩短后,该员工能力的不足被暴露,因效率问题无法在工作日内完成任务,导致这期间有几次需要加班。

而对企业而言,福利升级并非空中楼阁,而需要将企业战略与社会责任结合。当企业将员工福祉纳入核心竞争力,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赋能提升效率,福利与效益可以形成正向循环。但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协同努力:政策层面需完善工时制度配套措施,如强化带薪休假刚性、推广“错峰休假”;企业层面需转变“人海战术”思维,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个人层面则需重新定义“奋斗”,拒绝无效内卷。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下称“周平均工时”)为47.1小时,为2023年同期以来新低。以每周五个工作日计算,相当于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9.42个小时。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成为热议话题。随着AI技术普及和产业升级加速,未来中国职场或将迎来结构性变革。或许正如张雪峰所言:“真正的福利不是施舍,而是让员工在被尊重中创造价值。”当企业、政策与社会共识形成合力,“上四休三”或将从少数人的“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标配”。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上四休三”的老板“后悔”了,四天工作制离我们还有多远?》

[2]极目新闻《上4休3升级,张雪峰公司称每月放1次3天小长假,网友:又是实名羡慕的一天》

[3]大象新闻《张雪峰公司“上4休3”升级:每月放一次3天小长假》

[4]光明网《“上四休三”冲上热搜!网友:可以一直周三放假吗?》

[5]新浪财经《2月劳动者工作时长降至近三年同期最低》

来源:祝你前程无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