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大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共同提起吗?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3月26日,银川西夏区第十六小学的100余名青少年,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好奇走进宁夏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基础物理自治区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大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共同提起吗?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3月26日,银川西夏区第十六小学的100余名青少年,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好奇走进宁夏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基础物理自治区示范中心,在物理的世界里开启充满趣味和智慧的科学探索之旅。
宁夏大学物理学院专业师生团队为同学们演示奇妙的物理现象。
活动中,宁夏大学物理学院专业师生团队为同学们讲解国家重点项目和计划,为同学们演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带领他们探索神奇的未知世界。100余名青少年走进实验室,通过“理论讲解+场景体验+深度互动”的全链条科普模式,近距离感知科技的魅力。他们被实验室中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仪器吸引了目光,大家围在一起认真观察、积极讨论、迫不及待地要去摸一摸,试一试,真切感受科技的力量与温度。
100余名青少年走进实验室。
感受科技的力量与温度。
西夏区第十六小学六年级的张响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么高端的实验室,通过老师的现场演示,我们动手体验了很多实验器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动手体验实验器材。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高校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主要服务于高校内部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对中小学生的开放程度有限。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详细阐明了大学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和最新成果。
近距离接触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
“宁夏大学作为地方和省部共建高校,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责无旁贷。”宁夏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高永伟告诉记者,高校实验室向中小学生开放,不仅是教育资源的简单共享,更是对青少年科学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次深刻变革。通过参观高校实验室,中小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和最新成果。这种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论讲解环节。
“下一步,我们还将邀请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演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讲解服务,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打开学生认识科学的第一扇门。”高永伟说。(宁夏日报记者 王刚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