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晒太阳,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会晒黑”“容易得皮肤癌”,但其实,适度晒太阳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健康的“魔法门”,好处多到超乎你的想象!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晒太阳那些事儿,顺便学学医生是怎么建议我们科学晒太阳的。
提到晒太阳,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会晒黑”“容易得皮肤癌”,但其实,适度晒太阳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健康的“魔法门”,好处多到超乎你的想象!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晒太阳那些事儿,顺便学学医生是怎么建议我们科学晒太阳的。
晒太阳,为身体“加油”
晒太阳的第一个大好处,就是能帮咱们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在身体里可是个“超级英雄”,它能维持骨骼健康,让我们的骨头像坚固的高楼大厦一样屹立不倒;还能支持免疫系统,就像给身体的“防御部队”提供装备,增强抵抗力;甚至能调节血压,让血管里的血液平稳流淌。可人体自己没法生产足够的维生素D,得靠阳光来帮忙。
想象一下,皮肤就像个神奇的“加工厂”,当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照过来,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就开始“变身”,转化为维生素D3。这就好比在阳光的“魔法”下,皮肤里的原料被激活了。接着,维生素D3被送到肝脏,变成25-羟基维生素D,这一步就像是在肝脏这个“升级站”里变得更强大。最后,它再到肾脏,变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这时候就变成了最活跃的“战士”,能精准调控身体里钙和磷的代谢,让骨骼保持强健。要是没有阳光里的紫外线B,这个“生产线”就卡住了,这也是为啥在阳光稀缺的地方,人们容易缺维生素D。
晒太阳,给心情“充电”
晒太阳不仅能帮身体“加油”,还能给心情“充电”。阳光就像一位神奇的“心理按摩师”,能改善我们的情绪。当阳光洒在身上,大脑里的神经递质就开始“忙碌”起来。
阳光能刺激大脑产生血清素,这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和平静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就像心灵的“安抚剂”,能调节情绪,缓解抑郁和焦虑。研究发现,多晒晒太阳,能让那些因为季节变化而情绪低落的人,比如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SAD)的人,心情变好。而且,阳光还能调整我们的生物钟,让身体的“作息表”更规律。它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褪黑素是一种让人犯困的激素。这样一来,我们晚上更容易睡着,早上更容易醒来,睡眠质量提高了,心情自然也跟着变好。另外,阳光还能降低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是身体里的“压力激素”,压力大的时候它就会“冒头”。阳光一照,皮质醇水平降下来,压力也就减轻了,心情也就更舒畅了。
晒太阳,为免疫系统“赋能”
晒太阳还能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给身体的“防御部队”注入了强心剂。一方面,阳光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而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里是个“大管家”,它能调节免疫反应,让免疫细胞,比如T细胞和B细胞,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了足够的维生素D,免疫系统就能更有效地对抗病原体,同时还能避免过度反应引发炎症。另一方面,阳光还能直接刺激皮肤里的免疫细胞,比如Langerhans细胞和T细胞,让它们变得更活跃,就像给免疫细胞“打了鸡血”,更能抵抗外来的病原体。而且,前面提到的晒太阳提升心理健康,也能间接增强免疫系统。因为压力和情绪困扰会削弱免疫系统,而晒太阳让心情变好,压力减轻,免疫系统就能更好地工作。
晒太阳,让睡眠更香甜
晒太阳还能改善睡眠质量,这就好比给身体的“睡眠开关”按了一下。阳光能帮助调整生物钟,让身体的“作息程序”更顺畅。早上晒晒太阳,身体就知道该精神起来,到了晚上,身体就会按时进入睡眠模式。而且,阳光抑制褪黑素产生的作用,让褪黑素在该睡的时候才“上线”,这样就能让我们晚上更容易入睡,早上更容易醒来,睡眠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医生支招:科学晒太阳有讲究
晒太阳好处这么多,但也不能“想晒就晒”。医生提醒,科学晒太阳,得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挑对时间很关键。早上是晒太阳的“黄金时段”,这时候的阳光紫外线B含量高,最利于维生素D合成。中午以后,紫外线A增多,晒多了容易伤皮肤。所以,早上晒太阳,效果最好。
其次,晒多久也很重要。晒太阳时间太久,皮肤容易晒伤,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医生建议,每天晒太阳别超过20分钟,这样既能享受阳光的好处,又不会让皮肤“遭殃”。
最后,防护措施不能少。晒太阳时,要涂防晒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戴上太阳镜,护住眼睛;要是长时间晒,最好穿长袖衣服,给身体多一层保护。
来源:986路上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