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万忠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18:46 3

摘要:旅顺口在晋代时,叫“马石津”,在唐代称“都里镇”;到了元代,又叫“狮子口”。明代洪武年间,明朝定辽都卫指挥使马云、叶旺率领舰船,从山东登州启航,历经三天三夜,没有遇到任何风浪,在“狮子口”顺利登陆。朱元璋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便把“狮子口”赐名为“旅顺”,意为“

大连,是辽宁省最繁华最漂亮的城市。

旅顺口在晋代时,叫“马石津”,在唐代称“都里镇”;到了元代,又叫“狮子口”。明代洪武年间,明朝定辽都卫指挥使马云、叶旺率领舰船,从山东登州启航,历经三天三夜,没有遇到任何风浪,在“狮子口”顺利登陆。朱元璋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便把“狮子口”赐名为“旅顺”,意为“旅途顺利”。

旅顺口连接渤海,地势优越、终年不冻,号称“远东第一良港”,早就被日本和沙俄所觊觎。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北洋海军作战失利,日军强行攻入并占领旅顺。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日被两亿两白银后,日本又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之下,在1895年11月同清政府签订了《中日辽南条约》,再次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后,退出辽东半岛。

1897年,见到日军撤离,沙俄就迫不及待地强租了旅顺口,成为沙俄太平洋舰队基地。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在日军的攻击下,俄军撤离,日军再次占领旅顺口。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苏军再次强势进驻旅顺口,直至1955年5月才归还中国。

到了大连,在大连工作的朋友问我,怎么着?是看大连瑰丽的风光还是看大连丰厚的历史?论景色,星海广场、棒棰岛、金石滩、老虎滩、太阳沟,还有海洋世界;访历史,白玉山、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和万忠墓,都值得一看。

思索片刻,我还是决定先去万忠墓看看

我对大连的认识,起始于中学的历史课。至今记得,历史老师表情沉痛地给我们说到了1894年的旅顺大屠杀。1894年(清朝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在朝鲜一败涂地。10月24日,日军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安东、凤凰城、宽甸、长甸等地。

另一路日军则同时在辽东半岛东南部的庄河县明阳镇花园口村登陆,然后直扑80公里以远的大连。由于驻守旅顺的15000清军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固守的信心,致使日军于11月7日占领大连;22日,又攻陷旅顺。此战,清军战死2000余人,日军战死280人。

日军占领旅顺后,就对旅顺的平民百姓进行了持续四天三夜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约两万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

历史老师还曾说,这场大屠杀,整个旅顺的百姓几乎全部被杀,仅剩36名负责收尸的工役。记得,当时的课堂上,没有一丝声响,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对日寇残虐暴行的痛恨之中。我还记得,老师当时还提到一个地名,“万忠墓”。说是日军屠城之后,被杀戮的同胞大都被焚烧,他们的尸骸和骨灰,都被安葬在旅顺口的白玉山旁。后来,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万忠墓”,成为祭奠死亡同胞之处。

以后,但凡提及大连,我都会不自觉地同时也想起这座“万忠墓”。此番到大连,又怎能不去“万忠墓”祭奠?

于是,朋友开车,向东行一个小时,到大连市的旅顺口区。

旅顺口位于大连半岛的最东端。南北流向的龙河东岸,就是不高的白玉山。

白玉山东麓,九三路北侧,便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的丛葬地“万忠墓”纪念馆。

“万忠墓”纪念馆

缓步登上三层不高的台阶,纪念馆门口,写有这样几行字:“一座骇人听闻的城、一座尸积如山的城、一座献血凝固的城、一座殊死抗争的城”,读来让人心情格外沉重。

纪念馆内,详实地展示了当时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和日军对旅顺百姓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

在旅顺大屠杀后的第七天,也就是同年11月29日,美国《世界报》刊登了一则报道:“日本军在旅顺不分老幼全都枪杀,三天期间,掠夺与屠杀达到了极点”。

据亲历那场屠杀的国外媒体记者描述:“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日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落,日兵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成两段。有一难民由屋脊跌下街心,并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

日军疯狂大屠杀时,英国海员詹姆斯·艾伦正好在旅顺,他亲眼目睹了大屠杀的全过程,他在《在龙旗下:中日战争目击记》中记载了部分大屠杀的惨状:“无论走到哪里,我的脚上都会沾上血……从拐角处出现了一队人,我们认出他们是日军……他们身上散发出残酷屠杀的血腥味,军服和武器都沾满了鲜血并凝成血块,在刺刀上挑着人头……他们往前走,践踏着他们那种野兽般的暴行所布满整个城市的尸体……”“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都是城里人。”

在这次屠杀中,整个旅顺口的中国人只剩36人(后经核实,共有八百余人幸免)。这36人,他们都是受到日军驱使为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

有资料显示,由于散落在城里各处的尸体太多,日军又从郊区抓来一百多人,加入到“扛尸队”。

为了毁尸灭迹,日军命令“扛尸队”将尸体集中到张家窑,然后集中烧毁,近两万具尸体整整烧了半个月。尸体焚烧后,日军又命令“扛尸队”将所有的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然后在墓前插上“清军将士阵亡之墓”的墓碑,企图以此来蒙骗世界。

而对于旅顺口发生的惨烈暴行,当时的日本朝野上下却是一片欢呼声。当时的日本《自由新闻》报道:“11月25日,旅顺口陷落的特大捷报,如同万雷齐鸣终于落到吾人头上。”

“日本国内举国上下掀起了庆祝狂潮,日本街道到处挂满了国旗,东京庆应义塾大学的两干余名学生在当天下午六时许,冒雨举行提灯欢庆游行,并在二重桥外的广场上整齐列队,高呼万岁,以示庆祝旅顺之役的胜利。”

实在不忍细看这些惨烈的细节,我匆匆走出纪念馆大厅。

大厅后面,就是万忠墓。

日军车走后,接手旅顺事宜的清朝直隶候补知州顾元勋在旅顺死难同胞的埋骨处树立石碑、修建享殿,并取名“万忠墓”。这方“万忠墓”碑的碑阴仅刻有“光绪甲午十月,日本败盟,旅顺不守,官兵商民男妇被难者计一万八百余名口,忠骸火化,骨灰丛葬于此”短短41字。按照惯例,即便是41字,也可以布满碑面。但令人不解的是,这41字只占了不足碑阴的1/3。或可推断,顾元勋当年可能认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搞清楚,留待后人补充吧。

1895年12月清朝官员顾元勋所题写的“万忠墓”碑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战胜后,再次侵入旅顺。日本殖民当局惧怕万忠墓会激起中国人的民族仇恨,便派人将顾元勋所立的墓碑盗走,弃之于原俄国赤十字医院(今海军驻旅顺某部)偏僻墙角处。

1917年前后,日本当局又将万忠墓租给日本商人,在墓地遍栽果木,意欲将墓地移出或毁掉。但考虑再三,还是未敢轻举妄动。

由于顾元勋所立石碑被日本人藏匿,为了祭奠死难同胞,1922年3月,旅顺华商公议会会长陶旭亭、孟魁三等人决定再立碑纪念。

他们所刻的石碑正面是“万忠墓碑”4个大字,碑额上还有“四明公所”几个字,碑阴未刻字。这是因为在日本占领期间,祭奠死难同胞之举遭到严格禁止。日本警察署还提出必须将“四明公所”几个字除掉改掉。无奈之下,陶旭亭等只好用水泥将这4个字抹上。

1922年旅顺华商公议会所立的“万忠墓碑”

1905年日本入侵旅顺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四时年间,万忠墓一直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墓地成了一片荒地,坟冢已被铲平,整个墓地破败不堪。

抗战胜利后,旅顺市各界于1946年10月25日在万忠墓举行祭祀活动,并决意再修“万忠墓”。当时,顾元勋所立的墓碑仍未找到,墓前所立的是1922年旅顺华商公议会立的“万忠墓碑”。

1948年,重修的万忠墓和享殿落成,并再次立碑。新立的碑石上刻有“万忠墓”3个大字;享殿门额上大书“永矢不忘”4个字。

这次重修万忠墓的同时,经过有关人士的多方寻找,在旅顺医科专门学校附属医院的墙角,发现了被遗弃的顾元勋的原碑,便将这块石碑运回墓地重新竖立起来。此时,万忠墓里有三块石碑。

1949年4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旅大各界代表五千余人悲愤祭扫万忠墓”为题予以报道。

1994年甲午百年祭之时,当地政府再修万忠墓。并于11月21日,即日军大屠杀100周年之日,在万忠墓举行祭奠仪式,将遇难者的骨灰全部入殓移葬。坟冢前,竖立着新刻的汉白玉碑,上书“万忠墓”3个大字。

万忠墓

墓碑后的享殿的门额上,悬挂着一块写着“永矢不忘”的牌匾,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万忠墓享殿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报道说,2021年8月21日,在大连市,一条日本风情街开业了,街道两旁,满是霓虹灯和带有日本字的硕大招牌,还有一批身穿日本服饰的男女,招摇过市,嫣然一帮子日本人,招引着一些年轻人的眼球。要知道,就在这条开有83家店铺,耗资60亿人民币的“日本风情街”旁,就是“旅顺大屠杀”纪念馆!在纪念馆下面,埋葬着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丧生的两万名同胞!

这条“日本街”如此选址寓意何为?是为了商业利益?还是故意颠覆我们的民族认知和记忆!不得不说,这条日本街着实触犯了我们的民族底线!

关键的问题是,如此一条大规模的日本风情街,是由大连房地产开发商树源科技集团和日本松下等企业共同开发投资的。不知有关方面是否知情,或是刻意隐瞒什么,这一新闻竟没有在任何官媒上予以报道,到是8月23日日本的某新闻中文网上刊登了这则开业消息。

规模如此之大的商业新闻,为何不予报道?为何不予大肆宣传?这个和商家历来追求的广告效应大相径庭。明眼的人,一眼就会看出其中必有猫腻!

为商业利益卖力,又不是坏事,你怕什么!既然怕,自有怕的道理。这,谁都懂!

走在这条充斥着浓郁的日本风情街上,中国人又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历史?逛这条街的年轻人居多,如此的文化渗透是要让后辈们忘记历史吗?这让那些在屠杀中丧生的同胞如何安魂?

或许,有人会说,那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淡然,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们很难体会日本人当时的残暴,比起含着仇恨不放,他们更安于享受现在的和平。

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与时俱进”,就是所谓的“忘掉历史,共谋发展”的理念吗?

正所谓“遗忘屠杀就是二次屠杀”。面对如此情形,你能轻而易举地说出那句“放下仇恨”吗?你还能在“大和忠”萦绕着的日本风情街上逛下去吗?

天下风情有多种,为什么非要做日本风情街?而且,把日本风情街就建在曾饱受日本蹂躏的大连,日本风情街还要紧挨着旅顺大屠杀纪念馆?这打的是什么主意?那些建设者和策划者意欲何为?

数典忘祖的人不配做中国人!眼里只有商业利益而没有民族大义的人不配做中国人!一个不忧国忧民不居安思危的人只能被称做为社会的蛀虫!

身为中国人,我们不能拒绝历史,因为历史给予我们智慧;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就等于背叛。

万幸的是,这条日本风情街在人们的一片声讨中,开业不到半个月,就宣布停业休整,至今一片荒芜和寂静。

来源:禅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