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难民”涌入,如何营造清朗环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16:11 2

摘要:2025年1月15日,一个无比寻常的日子,中国网友惊奇地发现,一群打着“TikTok难民”旗号的美国人突然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刚开始,中外网友小心翼翼地相互试探,答疑解惑,随着真诚对话的深入,他们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彼此分享美食、音乐、电影、旅游和

2025年1月15日,一个无比寻常的日子,中国网友惊奇地发现,一群打着“TikTok难民”旗号的美国人突然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刚开始,中外网友小心翼翼地相互试探,答疑解惑,随着真诚对话的深入,他们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彼此分享美食、音乐、电影、旅游和本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展开了一场跨地域、跨文化,规模空前、波澜壮阔的友好交流。尽管这一事件带有偶然性,但是充分体现了社交平台推动信息传播、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2025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互联网上,各种思想、观点和文化得以迅速传播、交流、相互碰撞、交锋。对于广大青年而言,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行动力强,对社会思潮的接纳与反应也最为迅速和强烈。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平等性、包容性在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们的价值观念、思想动向和意识形态。这次“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伴随东西方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在不断开放的网络空间环境中,如何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信仰和行为上自觉认同接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正确辨识并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这关系到青年自身的健康成长。

网络平台尤其是社交平台、视频软件已成为青年休闲娱乐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也在不断改头换面,有更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些错误思潮以议题下沉的方式,着眼于青年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习惯偏好,观照与青年密切相关的热点、痛点,向青年日常生活持续渗透,加强在青年生活领域的传播力度;利用图像处理、AI换脸、语音合成等智能技术,对历史事件进行断章取义的错误解读,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抹黑,混淆青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

一些网络平台在资本的挟持下,在“流量为王”的追求下,过度依赖娱乐化以迎合大众口味,创作出迎合市场、吸取流量、内容低俗的娱乐化信息,加剧青年娱乐化的思维倾向,导致青年习惯用娱乐化视角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算法主导的智媒时代,算法推荐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类,形成“用户画像”,把信息精准推送到每位用户,在实现信息供给与需求动态匹配的同时,也会衍生出“过滤气泡”“信息茧房”等风险,一些网络平台通过算法推荐窄化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难以融入青年群体的话语体系。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因此,需要综合施策、守正创新,巩固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一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面对不断开放的网络空间,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须注重价值引领,筑牢信仰之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青年的精神生活、涵养其价值操守。鼓励和引导网络平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内容建设,积极传播具有正能量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以青年的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关注青年所需,强化内容感召力,采用更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建紧贴青年日常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潜移默化凝聚青年共识。

须发挥示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网络模范代表人物的“精神领袖”作用,正向引导网络舆论;提升青年媒介素养,使其善于辨识错误思潮并勇于举旗亮剑,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诱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须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生态。大力推进网络生态治理,完善网络平台管理制度体系,以法规制度明确网络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青年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

须强化技术创新,提升自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须全面提升网络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自主性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财富,为塑造广大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养分。“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为弘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平台、新窗口。青年一代应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潜移默化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积极构建新时代青年精神世界和主流意识形态,实现赓续传承与创新发展、自信自立与交流互鉴的有机统一,让青年一代成为全球化网络空间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与精神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