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宁向美国购买大量转基因大豆,也不考虑俄罗斯,到底为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8:31 3

摘要:说到大豆,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毕竟谁还没吃过豆制品呢?近些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豆进口最多的国家。

文、编辑:安德烈的笔记

说到大豆,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毕竟谁还没吃过豆制品呢?近些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豆进口最多的国家。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明明中国地大物博,为什么偏偏没有地方种植大豆呢?

没有地方种就算了,为什么不选择离中国近且关系好的俄罗斯,偏偏还要选择距离较远,还时不时打压中国的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升文章可读性,部分情节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中国大豆的难处·】——»

中国现在每年要吃掉超过1亿吨大豆,但自己种的只有2000多万吨,剩下的8000多万吨全得靠进口,这缺口大得吓人。

可能有人要问,咱们地大物博的,多种点大豆不行吗?

哎,问题就出在这儿。

中国虽然是大豆的原产地,但国内的大豆种植存在诸多限制。

现在国内耕地被城市扩张占了不少,剩下的农田得优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保证大家有饭吃。

再加上咱们传统的小农种植模式,种大豆的亩产比美国低一大截——人家用转基因技术能亩产220公斤,咱们平均才130公斤左右。

要完全依靠国内生产满足大豆需求,需腾出约7.7亿亩耕地用于种植,但这将严重挤占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的种植面积,这显然不现实。

再说了,咱们国家自己种大豆成本可真不低,每亩地算下来要花九百多块呢。

而且国产大豆都是非转基因的,榨油的时候出的油比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少了差不多四个百分点。

这么一比较,从国外买转基因大豆反而更划算对吧?

不过奇怪的是,为啥咱们宁可从万里之外的美国买豆子,也不就近从俄罗斯进口呢?

«——【·美国大豆的优点·】——»

不得不说,美国在转基因大豆这块确实有点厉害啊!

他们那边地大物博,气候又适合,大片平原特别适合搞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再加上政府各种补贴和政策帮忙,大平原上全机械化作业,收割机一开就是几百亩地,成本压到每吨350-400美元,比俄罗斯的非转基因大豆便宜三成不止。

而且他们那儿种大豆简直像开挂,94%的田都用转基因技术,豆子自带抗虫抗病属性,农药化肥用得少,成本蹭蹭往下掉。

更绝的是这些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达22%,榨油厂老板们算盘一打,买美国豆子可比用国产豆多赚不少钱。

美国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和咱们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

进口他们的大豆其实是个双赢的事儿——咱们国内市场需要大量豆子,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平衡两国的贸易差额,毕竟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东西可比出口的多呢。

此外,美国的大豆供应链体系成熟,从种植到运输都有一套标准化流程,能够为中国提供稳定、充足的大豆供应。

反观俄罗斯,虽然离咱们近,但他们豆子产业就没那么有优势了。

«——【·俄罗斯大豆的缺点·】——»

根据数据显示,每年中国人就能轻轻松松吃掉一亿吨豆子,这数字得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光靠自家种的根本不够塞牙缝。

就算隔壁俄罗斯每天吭哧吭哧种,去年也不过只产出了674万吨大豆,就算咱们眼巴巴瞅着俄罗斯那200万吨出口量全给包圆儿了,撑死了也就顶个2%的缺口。

您可别觉得这数字寒碜,人家自个儿家里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呢!

他们收下来得先紧着本地豆腐坊、榨油厂,剩下的才能往外倒腾,咱们能收多少全看运气。

俄罗斯大豆还有个要命的短板——价格直接比老美贵出三成!

虽说顶着“纯天然无添加”的招牌挺诱人,可榨油厂老板们扒拉算盘时眼睛雪亮:美国豆子每吨能多榨150公斤油,光这一项就省下小一千块钱。

而且从远东运豆子得走西伯利亚铁路,那运费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比漂洋过海的美洲货柜贵出好几倍。

更糟心的是,碰上大雪封路或者铁轨检修,那交货时间能拖到你怀疑人生。

生意人精着呢,就算中俄关系铁,也不能让企业赔本赚吆喝啊。

再说了,俄罗斯的农业底子相对薄弱,灌溉系统跟不上,机械化程度也不高,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大规模种豆子,效率也提不上去。

再说中俄之间的贸易,虽然整体关系不错,但农产品这块合作不多,可能两边的需求不太对得上吧。

不过咱们国家也在想办法呢!虽说现在还是主要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但也在积极开拓其他渠道。

«——【·中国大豆的出路·】——»

转基因大豆的核心技术长期被美国孟山都这样的公司垄断,咱们以前吃过大亏,比如2004年的“大豆战争”直接让国内70%的压榨企业被外资低价收购,导致产业链被控制。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农业农村部这两年接连出台政策,2020年,中国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写进了“十四五”规划。

预计到2025年,大豆播种面积达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届时大豆自给率将提升至20%。

好在咱们有海量的野生大豆资源,这些可是天然的基因库啊!

现如今科学家们正用这些野生大豆做“原材料”搞杂交育种,把高产、抗病这些好特性都拼到一起,培育出更适合咱们自己土地的大豆品种。

而且国家现在砸了好多钱在大豆科研上,希望能够培育出抗倒伏、耐旱涝的优良品种。

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优良品种和科学管理,想必未来大豆单产肯定还能往上蹿!

当然,咱们国家现在可聪明了,知道光靠自己种还不够,得“多条腿走路”。

早些年咱们把鸡蛋都放美国篮子里,结果人家动不动就掀桌子搞贸易战,搞得豆价跟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

这不,这几年咱学精了,开始满世界撒网拼命开拓新渠道,比如和巴西、俄罗斯、南非甚至坦桑尼亚签协议。

要说这招玩得最溜的还得数巴西,去年光他家运来的豆子就占了咱进口量的半壁江山。

更绝的是去年巴西总统来串门,直接掏出个王炸:买卖不用美元用本币!

这招真是绝了,既省了汇率波动的冤枉钱,又不用看华尔街脸色,跟咱们手机支付绕开银行卡似的方便。

这场大豆突围战注定艰难,但并非没有希望。

当黑龙江的黑土地上重新铺满金黄的豆荚,当国产大豆油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厨房,当中国在国际大豆市场拥有更多话语权,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这不仅是一场经济仗,更是一场关乎民族未来的生存仗。

来源:安德烈的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