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所谓的“通灵能力”其实只是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20:06 2

摘要:当两个人的交情处于暧昧不清的阶段的时候,你想知道对方的心中对自己的想法,可是又不好意思亲口问,可以尝试这么做。你在喝饮料的时候可以不经意的把自己的杯子移进对方的杯子,如果对方没有移开自己的杯子,那就说明两个人的距离感缩短了。可是如果对方默默的将杯子移开,那就代

杯子效应。

当两个人的交情处于暧昧不清的阶段的时候,你想知道对方的心中对自己的想法,可是又不好意思亲口问,可以尝试这么做。你在喝饮料的时候可以不经意的把自己的杯子移进对方的杯子,如果对方没有移开自己的杯子,那就说明两个人的距离感缩短了。可是如果对方默默的将杯子移开,那就代表对方还想保持现状。

通过细微的表现,人内心的状态都会在细节中不经意的透露出来。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通灵者之所以能够猜的很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人类行为和心理都非常的了解。当然单靠冷读术还是不够的,毕竟有些人隐藏的很深。

有的通灵者还会使用巴纳姆效应,就是通过给出一系列看似准确,但实际上却很模糊的描述,让人们产生共鸣。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说的话套用在谁的身上都OK。这在很多星座和人格测验中比较常见。每个人其实都有两面性,所以从相反的两个面去评判就不会有说错的情况。

当咨询者觉得通灵者能够看到他隐藏很深处的另一面时,就会对他产生信任。除了给出模棱两可的说法之外,当通灵者提供了大量的解读,就会容易出现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因为总有一小部分是准确的,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逻辑谬误,就是人只愿意看到筛选后的结果,而忽略掉被筛选掉的关键资讯。

比如说我们常在看一些经典的老电影的时候,会觉得还是以前的电影好看,不过却忽略掉了那些被时间淘汰的不好看的老电影。除此之外,咨询者本身可能也会出现认知偏好的问题,因为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

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就曾经说过:人类非常偏好理论体系与抽象思考,为了证明自己的逻辑,甚至宁愿歪曲真理,否认觉察到的真相。

来源:玄木师兄

相关推荐